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貌阅
mào yuè

【拼音】:mào yuè

【注音】:ㄇㄠˋㄩㄝˋ

【结构】:貌(左右结构)阅(半包围结构)

【简体】:貌阅

【繁体】:貌閱

字义分解
貌阅的解释
词语解释
验看人的面貌,以核实户籍册上登记的人数和年龄。这是隋唐时为防止民间漏报户口﹑隐瞒年龄以逃避赋役所采取的措施。貌阅[màoyuè]⒈验看人的面貌,以核实户籍册上登记的人数和年龄。这是隋唐时为防止民间漏报户口、隐瞒年龄以逃避赋役所采取的措施。
引证解释
⒈验看人的面貌,以核实户籍册上登记的人数和年龄。这是隋唐时为防止民间漏报户口、隐瞒年龄以逃避赋役所采取的措施。《北史·裴蕴传》:“时犹承文帝和平后,禁网疏阔,户口多漏。或年及成丁,犹诈为小,未至於老,已免租赋。引藴歷为刺史,素知其情,因是条奏,皆令貌閲。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乡正、里长皆远流配。”《资治通鉴·陈长城公至德三年》:“隋主命州县大索貌閲。”胡三省注:“貌閲者,閲其貌以验老小之实。”
综合释义
验看人的面貌,以核实户籍册上登记的人数和年龄。这是隋唐时为防止民间漏报户口、隐瞒年龄以逃避赋役所采取的措施。《北史·裴蕴传》:“时犹承文帝和平后,禁网疏阔,户口多漏。或年及成丁,犹诈为小,未至於老,已免租赋。藴歷为刺史,素知其情,因是条奏,皆令貌閲。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乡正、里长皆远流配。”《资治通鉴·陈长城公至德三年》:“隋主命州县大索貌閲。”胡三省注:“貌閲者,閲其貌以验老小之实。”貌阅[màoyuè]检查户口的同时,也检验人的年龄和相貌是否符合。《北史.卷七四.裴蕴传》:「户口多漏。或年及成丁,犹诈为小,未至于老,已免租赋。蕴历为刺史,素知其情,因是条奏,皆令貌阅。」也作「案比」。
汉语大词典
验看人的面貌,以核实户籍册上登记的人数和年龄。这是隋唐时为防止民间漏报户口、隐瞒年龄以逃避赋役所采取的措施。《北史·裴蕴传》:“时犹承文帝和平后,禁网疏阔,户口多漏。或年及成丁,犹诈为小,未至于老,已免租赋。蕴历为刺史,素知其情,因是条奏,皆令貌阅。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乡正、里长皆远流配。”《资治通鉴·陈长城公至德三年》:“隋主命州县大索貌阅。”胡三省注:“貌阅者,阅其貌以验老小之实。”
国语辞典
检查户口的同时,也检验人的年龄和相貌是否符合。《北史.卷七四.裴蕴传》:「户口多漏。或年及成丁,犹诈为小,未至于老,已免租赋。蕴历为刺史,素知其情,因是条奏,皆令貌阅。」也作「案比」。貌阅[màoyuè]⒈检查户口的同时,也检验人的年龄和相貌是否符合。也作「案比」。引《北史·卷七四·裴蕴传》:「户口多漏。或年及成丁,犹诈为小,未至于老,已免租赋。蕴历为刺史,素知其情,因是条奏,皆令貌阅。」
其他释义
1.验看人的面貌,以核实户籍册上登记的人数和年龄。这是隋唐时为防止民间漏报户口﹑隐瞒年龄以逃避赋役所采取的措施。
貌阅造句
1.这其中的原因当然十分复杂,所谓的“大索貌阅”索走了隋朝也并不是意在将历史问题简单化,而是揭示其中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2.隋初减税幅度很大,为了保证国家财政收支平衡,隋文帝开展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税收大检查,时称“大索貌阅”。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zj-298696/
3.隋初减税幅度很大,为了保证国家财政收支平衡,隋文帝开展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税收大检查,时称“大索貌阅”。(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貌阅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