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卜居
bǔ jū

【拼音】:bǔ jū

【注音】:ㄅㄨˇㄐㄨ

【词性】:动词。

【结构】:卜(独体结构)居(半包围结构)

【简体】:卜居

【繁体】:卜居

字义分解
卜居的解释
词语解释
卜居bǔjū。(1)选择居处。卜居[bǔjū]⒈选择居处。例卜居于乡。英chooseaplaceforresidence;
基础解释
(动)(书)选择地方居住。
引证解释
⒈谓以占卜择定建都之地。引《史记·秦本纪》:“德公元年……以牺三百牢祠鄜畤。卜居雍。”⒉择地居住。引《艺文类聚》卷六四引南朝齐萧子良《行宅》诗:“访宇北山阿,卜居西野外。”唐杜甫《寄题江外草堂》诗:“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鲁迅《书信集·致徐懋庸》:“据日译本……看起语气来,似较妥,因托尔斯泰之至莫斯科,其实不过卜居,并非就职的。”
网络解释
卜居(楚辞作品)《卜居》是《楚辞》中的一篇文章。相传为屈原所作,而现代学者多以为是楚国人在屈原死后为了悼念他而记载下来的有关传说。文章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反映了屈原的愤慨和不满,歌颂了他坚持真理、不愿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全文以屈原问卜开篇,以詹尹“释策而谢”的答语收结,中间以连珠式的对立设问的语句贯穿,文采斐然,往复盘旋,八对设问,一以贯之,气势充沛,感情强烈。虽铺陈夸饰,句式整齐,却不板不散,亦无重复之嫌。
综合释义
谓以占卜择定建都之地。《史记·秦本纪》:“德公元年……以牺三百牢祠鄜畤。卜居雍。”择地居住。《艺文类聚》卷六四引南朝齐萧子良《行宅》诗:“访宇北山阿,卜居西野外。”唐杜甫《寄题江外草堂》诗:“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鲁迅《书信集·致徐懋庸》:“据日译本……看起语气来,似较妥,因托尔斯泰之至莫斯科,其实不过卜居,并非就职的。”
汉语大词典
(1).谓以占卜择定建都之地。《史记·秦本纪》:“德公元年……以牺三百牢祠鄜畤。卜居雍。”(2).择地居住。《艺文类聚》卷六四引南朝齐萧子良《行宅》诗:“访宇北山阿,卜居西野外。”唐杜甫《寄题江外草堂》诗:“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鲁迅《书信集·致徐懋庸》:“据日译本……看起语气来,似较妥,因托尔斯泰之至莫斯科,其实不过卜居,并非就职的。”
国语辞典
选择居住的地方。卜居[bǔjū]⒈选择居住的地方。引《史记·卷四·周本纪》:「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聊斋志异·卷一·青凤》:「今已卜居他所,一家皆移仆物赴新居。」⒉《楚辞》篇名。屈原所作。原忠贞而被谗受害,心意迷惑,乃问太卜以决疑。英语tochooseahome法语éliredomicile
辞典修订版
选择居住的地方。《史记.卷四.周本纪》:「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聊斋志异.卷一.青凤》:「今已卜居他所,一家皆移仆物赴新居。」《楚辞》篇名。屈原所作。原忠贞而被谗受害,心意迷惑,乃问太卜以决疑。
辞典简编版
本指占卜以选择居住的地方,今泛指择地而居。 【造句】她退休后卜居溪头,每天徜徉于山林之中。
其他释义
①择地居住。②《楚辞》篇名。写屈原被放逐后三年,向太卜郑詹尹提出了大量世道不清、善恶颠倒的疑问,请他用占卜来决疑,但郑詹尹认为占卜也不能判断。篇中表达了作者的愤世嫉俗之情,一般认为是后人假托屈原之名所作。
卜居造句
1.啸歌于川泽之间,讽味于渑池之上,泛滥于渔父之游,偃息于卜居之下。
2.在你卜居的深山穷野,你宛若处子与生灭大化促膝而谈,抱病独居的信,不改涓涓细流的字迹:“有天半夜不能安睡,出至阳台。山间天象澄明,月光大片大片洒落一地。”。
3.云帆天涯待骤雨,卜居海上掸纤尘。
4.卞氏江阴始祖名卞王与,谱称嘉玉公,因当时所居常州一带战事频繁,避乱来到陶城卜居,勤业修行。
5.卜居异国,原就少人说话,而今能做伴的埃米又因家事回了伯明翰,徽音觉得闷极了,闷到不能不拽起笔,同远在中国的姊妹们说话。
6.孔灵公辞官后卜居樟林,曾建家庙并修家谱,“贤豪游其门,皆得习知其谱焉”。
7.虽卜居近市,不免嚣尘,而临水开轩,颇能得月;春秋佳日,啸咏其间,亦足怡情适性。
8.他买房前,特意找专业人士来卜居
9.于宣和年间相约逢石下担,卜居隆回高坪石脚隐居。
10.,始迁来献县,入安民里四甲籍,卜居献县城东九十里之景城镇。
卜居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