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坛场
tán chǎng

【拼音】:tán chǎng

【注音】:ㄊㄢˊㄔㄤˇ

【结构】:坛(左右结构)场(左右结构)

【简体】:坛场

【繁体】:壇場

字义分解
坛场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古代设坛举行祭祀﹑继位﹑盟会﹑拜将等大典的场所。法坛。佛家讲经说法之所。指政坛,政治舞台。坛场[tánchǎng]⒈古代设坛举行祭祀、继位、盟会、拜将等大典的场所。⒉法坛。佛家讲经说法之所。⒊指政坛,政治舞台。
引证解释
⒈古代设坛举行祭祀、继位、盟会、拜将等大典的场所。引《史记·封禅书》:“诸祠各增广坛场,珪币俎豆,以差加之。”《汉书·高帝纪上》:“於是汉王斋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后汉书·刘玄传》:“众虽多而无所统一,诸将遂共议立更始为天子。二月辛巳,设坛场於淯水上沙中,陈兵大会,更始即帝位,南面立,朝羣臣。”《南齐书·礼志上》:“息殿去坛场既远,郊奉礼毕,旋幸於此。”宋欧阳修《太清宫烧香》诗:“坛场夜雨苍苔古,楼殿春风碧瓦寒。”王闿运《<衡阳县志>序》:“乾隆分治,剏立坛场。”⒉法坛。佛家讲经说法之所。引唐柳宗元《南岳般舟和尚二碑》:“佛法至于衡山,及津大师始修起律教,由其坛场而出者,为正法。”唐皇甫冉《送延陵陈法师赴上元》诗:“延陵初罢讲,建业去随缘。翻译推多学,坛场最少年。”清袁枚《新齐谐·陈紫山》:“陈目且瞑,强起张目答曰:‘来原无碍,去亦何妨?人间天上,一个坛场。’言毕,跏趺而逝。”⒊指政坛,政治舞台。引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五章:“凡登坛场而执政者皆男子也。”
网络解释
坛场坛场,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古代设坛举行祭祀、继位、盟会、拜将等大典的场所。《史记·封禅书》:“诸祠各增广坛场,珪币俎豆,以差加之。”《汉书·高帝纪上》:“於是汉王斋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后汉书·刘玄传》:“众虽多而无所统一,诸将遂共议立更始为天子。二月辛巳,设坛场於淯水上沙中,陈兵大会,更始即帝位,南面立,朝羣臣。”《南齐书·礼志上》:“息殿去坛场既远,郊奉礼毕,旋幸於此。”宋欧阳修《太清宫烧香》诗:“坛场夜雨苍苔古,楼殿春风碧瓦寒。”王闿运《<衡阳县志>序》:“乾隆分治,剏立坛场。”法坛。佛家讲经说法之所。唐柳宗元《南岳般舟和尚二碑》:“佛法至于衡山,及津大师始修起律教,由其坛场而出者,为正法。”唐皇甫冉《送延陵陈法师赴上元》诗:“延陵初罢讲,建业去随缘。翻译推多学,坛场最少年。”清袁枚《新齐谐·陈紫山》:“陈目且瞑,强起张目答曰:‘来原无碍,去亦何妨?人间天上,一个坛场。’言毕,跏趺而逝。”指政坛,政治舞台。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五章:“凡登坛场而执政者皆男子也。”坛场[tánchǎng]祭祀场所;郊祀时礼仪舞蹈举行场所。是古代为祭祀自然神,所开辟的平地。《说文通训定声》:「除地曰场,亦曰墠,封土曰坛。」《礼记.祭法》、《后汉书》、《说文》。
汉语大词典
(1).古代设坛举行祭祀、继位、盟会、拜将等大典的场所。《史记·封禅书》:“诸祠各增广坛场,圭币俎豆,以差加之。”《汉书·高帝纪上》:“于是汉王斋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后汉书·刘玄传》:“众虽多而无所统一,诸将遂共议立更始为天子。二月辛巳,设坛场于淯水上沙中,陈兵大会,更始即帝位,南面立,朝群臣。”《南齐书·礼志上》:“息殿去坛场既远,郊奉礼毕,旋幸于此。”宋欧阳修《太清宫烧香》诗:“坛场夜雨苍苔古,楼殿春风碧瓦寒。”王闿运《〈衡阳县志〉序》:“乾隆分治,创立坛场。”(2).法坛。佛家讲经说法之所。唐柳宗元《南岳般舟和尚二碑》:“佛法至于衡山,及津大师始修起律教,由其坛场而出者,为正法。”唐皇甫冉《送延陵陈法师赴上元》诗:“延陵初罢讲,建业去随缘。翻译推多学,坛场最少年。”清袁枚《新齐谐·陈紫山》:“陈目且瞑,强起张目答曰:‘来原无碍,去亦何妨?人间天上,一个坛场。’言毕,跏趺而逝。”(3).指政坛,政治舞台。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五章:“凡登坛场而执政者皆男子也。”
国语辞典
古代设坛举行祭祀、盟会、拜将的场所。坛场[táncháng]⒈古代设坛举行祭祀、盟会、拜将的场所。引《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及诸祠,各增广坛场,珪币俎豆以差加之。」《汉书·卷一·高帝纪上》:「于是汉王斋戒设坛场,拜信为大将军。」唐·颜师古·注:「筑土而高曰坛,除地为场。」⒉讲经修法的地方。引唐·柳宗元〈南岳般舟和尚第二碑·序〉:「佛法至于衡山及津大师,始修起律教,由其坛场而出者,为得正法。」《红楼梦·第六九回》:「两边搭棚,安坛场,做佛事。」
辞典修订版
古代设坛举行祭祀、盟会、拜将的场所。《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及诸祠,各增广坛场,珪币俎豆以差加之。」《汉书.卷一.高帝纪上》:「于是汉王斋戒设坛场,拜信为大将军。」唐.颜师古.注:「筑土而高曰坛,除地为场。」讲经修法的地方。唐.柳宗元〈南岳般舟和尚第二碑.序〉:「佛法至于衡山及津大师,始修起律教,由其坛场而出者,为得正法。」《红楼梦.第六九回》:「两边搭棚,安坛场,做佛事。」
其他释义
1.古代设坛举行祭祀﹑继位﹑盟会﹑拜将等大典的场所。2.法坛。佛家讲经说法之所。3.指政坛,政治舞台。
坛场造句
1.乃洁斋修坛场于河、洛,择良日,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
2.遂於沔阳设坛场,陈兵列众,群臣陪位,读奏讫,御王冠於先主。
3.水陆法会以上供十方诸佛、圣贤,无遮普施斋食为基础,救拔诸六道众生,并广设坛场,使与会众生得以其因缘与根器,至各坛听经闻法。
4.十三年正月,筑坛场于河间乐寿界中,自称长乐王,年号丁丑,署置官属。
5.郑桓公将欲袭郐,先向郐之豪杰、良臣、辨智、果敢之士,尽书姓名,择郐之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场郭门之处而埋之,衅之以鸡缎,若盟状。
6.坛场使、中书令张嘉贞贬为幽州刺史。
7.佛教戒坛指用以举行授戒仪式及说戒之坛场,即于戒场中特制稍高于平地之土坛。
8.曼陀罗起源于东方文化和古老的梵文,意为“神圣的坛场”。
9.法会期间各处坛场,诵经礼忏。
10.整个坛场内外,张贴、悬挂各式符篆。
坛场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