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同揆
tóng kuí

【拼音】:tóng kuí

【注音】:ㄊㄨㄥˊㄎㄨㄟˊ

【结构】:同(半包围结构)揆(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同揆的解释
词语解释
同一法则,同一道理。同揆[tóngkuí]⒈同一法则,同一道理。
引证解释
⒈同一法则,同一道理。引《三国志·吴志·周鲂传》:“夫物有感激,计因变生,古今同揆。”《南史·恩幸传论》:“而任隔疎情,殊涂一致,权归近狎,异世同揆。”清魏源《大学古本叙》:“以《中庸》证《大学》,先后同揆,若合符节。”章炳麟《文学说例》:“寻其辞例,是亦同揆。”
网络解释
同揆解释
综合释义
同一法则,同一道理。《三国志·吴志·周鲂传》:“夫物有感激,计因变生,古今同揆。”《南史·恩幸传论》:“而任隔疎情,殊涂一致,权归近狎,异世同揆。”清魏源《大学古本叙》:“以《中庸》证《大学》,先后同揆,若合符节。”章炳麟《文学说例》:“寻其辞例,是亦同揆。”
网友释义
tóngkuíㄊㄨㄙˊㄎㄨㄟˊ同揆同一法则,同一道理。《三国志·吴志·周鲂传》:“夫物有感激,计因变生,古今同揆。”《南史·恩幸传论》:“而任隔疎情,殊涂一致,权归近狎,异世同揆。”清魏源《大学古本叙》:“以《中庸》证《大学》,先后同揆,若合符节。”章炳麟《文学说例》:“寻其辞例,是亦同揆。”
汉语大词典
同一法则,同一道理。《三国志·吴志·周鲂传》:“夫物有感激,计因变生,古今同揆。”《南史·恩幸传论》:“而任隔疏情,殊涂一致,权归近狎,异世同揆。”清魏源《大学古本叙》:“以《中庸》证《大学》,先后同揆,若合符节。”章炳麟《文学说例》:“寻其辞例,是亦同揆。”
其他释义
1.同一法则,同一道理。
同揆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