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人本主义
rén běn zhǔ yì

【拼音】:rén běn zhǔ yì

【简体】:人本主义

【繁体】:人本主義

字义分解
人本主义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一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哲学学说。首先由德国的费尔巴哈提出。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灵魂不能离开肉体而存在。在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的斗争中起过积极作用。但它离开人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把人仅仅看作一种生物,因而不了解人的社会本质和人类社会实践的意义。后来被唯心主义哲学家所歪曲,用以宣传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
基础解释
人本主义是德文Anthropologismus的意译,又译人本学。希腊文词源antropos和logos,意为人和学说。通常指人本学,是一种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人的形而上学学说。以19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及之后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费尔巴哈拒绝唯物主义,避免采用甚至反对唯物主义这个术语,因而将自己的哲学称作人本主义或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则。
辞典修订版
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一种思潮。兴起于十三世纪末的意大利,以丹第、薄伽邱等人为先驱。主张脱离教会势力,鼓吹人文教育,重视人的价值及尊严,并加强体格的锻链。此概念奠定了欧洲各国人文教育的基础,对整个欧洲文化的发展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如:「人本主义现今被广泛运用于教育上,藉以培养人格健全的学生。」也称为「人文主义」。
辞典简编版
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一种思潮。兴起于十三世纪末的意大利,以丹第、薄伽邱等人为先驱。主张脱离教会势力,鼓吹人文教育,重视人的价值及尊严,并加强体格的锻链。此概念奠定了欧洲各国人文教育的基础,对整个欧洲文化的发展有相当深远的影响。 【造句】人本主义现今被广泛运用于教育上,藉以培养人格健全的学生。 △人文主义
人本主义造句
1.同时表明直觉和本能在劳伦斯笔下,不仅成为批判工业文明的锐利武器,而且还对近代本质主义的人本主义思维进行反思和批判。
2.同时,最重要的是,他的诗歌已经超脱了骑士文学的传统的老套子,摒弃了骑士作者宣扬神圣苍白、虚无缥缈的爱而代之以人本主义精神和人性的光辉烛照。
3.另外,谢林思想中的浪漫气质、独特情绪和对古典精神的反叛又深深影响了现代人本主义美学。
4.武王克商、殷周革命之后,周公鉴于纣王失德亡国的教训,提出‘明德慎罚‘的口号,要求统治者‘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奠定了人本主义的基础。
5.如将物化、对象化和异化二个概念相等同,将物化理论人本主义化,并把恢复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视为消除物化的唯一途径。
6.立足于认知理性的人本主义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最终却将人归结为与物毫无区别的直观的、抽象的存在物。
7.在弗洛姆看来,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从人出发又复归于人的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这一学说是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统一。
8.他们的诗篇召唤着我们在世人的心中树立起持久和平的信念,激励着我们去重新构想人与自然的关系,去建立一种以各民族特性及文化多样性为灵感源泉的人本主义理念。
9.马尔库塞的人本主义美学思想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激进的现实批判色彩。
10.因此高校学籍管理创新必须以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为基础理论,从而形成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学籍管理。
人本主义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