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旧俗,农历正月初七日采七种菜蔬拌和米粉作羹,称“七宝羹”。七宝羹[qībǎogēng]⒈旧俗,农历正月初七日采七种菜蔬拌和米粉作羹,称“七宝羹”。
引证解释
⒈旧俗,农历正月初七日采七种菜蔬拌和米粉作羹,称“七宝羹”。引清黄景仁《人日集翁学士覃溪诗境斋》诗:“艳以三阳节,分来七宝羹。”
网络解释
七宝羹吃七宝羹始于晋代的传统岁时饮食风俗,流行于福建、广东、台湾及湖南、湖北等地。农历正月初七日采七种菜蔬拌和米粉作羹,称“七宝羹”。清·黄景仁《人日集翁学士覃溪诗境斋》诗:“艳以三阳节,分来七宝羹。”
网友释义
七样羹又称七样菜、七宝羹或七种粥,是潮汕、闽南、梅州地区春节时独具特色的一种传统食俗。七样羹是指:大(芥)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兰”等蔬菜同煮,寄寓“新(芹)春发(蒜)大财(大菜),久(韭)合各人(芥兰)。
汉语大词典
旧俗,农历正月初七日采七种菜蔬拌和米粉作羹,称“七宝羹”。清黄景仁《人日集翁学士覃溪诗境斋》诗:“艳以三阳节,分来七宝羹。”
其他释义
1.旧俗,农历正月初七日采七种菜蔬拌和米粉作羹,称'七宝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