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点窜
diǎn cuàn

【拼音】:diǎn cuàn

【注音】:ㄉ一ㄢˇㄘㄨㄢˋ

【结构】:点(上下结构)窜(上下结构)

【简体】:点窜

【繁体】:點竄

字义分解
点窜的解释
词语解释
点窜diǎncuàn。(1)修整字句;润饰。点窜[diǎncuàn]⒈修整字句;润饰。例公又与韩遂书,多所点窜。——《三国志·武帝纪》经他一点窜,这篇文章就好多了。英polish;deleteandinterpolate;
基础解释
修整字句;润饰公又与韩遂书,多所点窜。——《三国志·武帝纪》经他一点窜,这篇文章就好多了。
引证解释
⒈删改;修改。引《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他日,公又与遂书,多所点窜。”唐李商隐《韩碑》诗:“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杂觚·幕府拟稿》:“曾文正公大事章奏,必令幕府诸贤,各创一稿,然后审择点窜。”
网络解释
点窜点窜,指修整字句;润饰。语出《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他日,公又与遂书,多所点窜。”
综合释义
删改;修改。《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他日,公又与遂书,多所点窜。”唐李商隐《韩碑》诗:“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杂觚·幕府拟稿》:“曾文正公大事章奏,必令幕府诸贤,各创一稿,然后审择点窜。”点窜[diǎncuàn]改动字句。《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他日,公又与遂书,多所点窜,如遂改定者;超等愈疑遂。」《梁书.卷八.昭明太子传》:「字无点窜,笔不停纸;壮思泉流,清章云委。」
网友释义
点窜,指修整字句;润饰。语出《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他日,公又与遂书,多所点窜。”
汉语大词典
删改;修改。《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他日,公又与遂书,多所点窜。”唐李商隐《韩碑》诗:“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杂觚·幕府拟稿》:“曾文正公大事章奏,必令幕府诸贤,各创一稿,然后审择点窜。”
国语辞典
改动字句。点窜[diǎncuàn]⒈改动字句。引《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他日,公又与遂书,多所点窜,如遂改定者;超等愈疑遂。」《梁书·卷八·昭明太子传》:「字无点窜,笔不停纸;壮思泉流,清章云委。」近改削删改窜改
辞典修订版
改动字句。《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他日,公又与遂书,多所点窜,如遂改定者;超等愈疑遂。」《梁书.卷八.昭明太子传》:「字无点窜,笔不停纸;壮思泉流,清章云委。」
其他释义
1.删改;修改。
近反义词
点窜造句
1.只有造物主可以或许点窜祂的规则,敷衍自由意志的这个题目,祂做出了两次扭转。
2.是的,一个魂魄协定大概会由于一个比最初选择的更久远的糊口履历的须要而被点窜
3.如你方不接受本声誉证条目,请与开证人联系以作需要点窜
4.我们无法赞成对公约工的变动和点窜
5.查询及点窜”中的“今日酒单”是显示当天补的所有酒单的记录,跳出查询框,能直接在框内“点窜”、“删除”及“导出”键。
6.下笔成章,不加点窜。岁余着赋二十余首,曲尽体物之妙,由是远近所重。
7.我们讨论了是不是要对我们的打算作一些点窜
8.请确认你在当地保留你的文件,以使你能够在需要点窜时能够从头下载。
9.同时公司将按照有关规定,对公司章程进行相应点窜,并履行工商登记变换手续。
10.补缀工发起奉劝我点窜传奇议程。
点窜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