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措意cuòyì。(1)留意;用心。措意[cuòyì]⒈留意;用心。例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孔子家语·致思》英payattentionto;
基础解释
留意;用心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孔子家语·致思》
引证解释
⒈留意;在意。引《孔子家语·致思》:“有一丈夫方将厉之,孔子使人并涯止之……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所谓五十许字者,在南面稍平处,人所常摹,其三面残缺,人不措意。”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大约这种文章,在身受者,最初是会愤懑的,后来经验一多,就不大措意,也更无愤懑或痛苦。”⒉用心。引《魏书·崔鸿传》:“鸿弱冠便有著述之志,见晋魏前史,皆成一家,无所措意……乃撰为《十六国春秋》。”⒊指诗文的立意。引唐皎然《诗式·诗有五格》:“其有不用事而措意不高者,黜入第二格。”宋许顗《彦周诗话》:“兵火间散辞不可復得,略记其叙数句,以见其措意如此。”
网络解释
措意措意,,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留意;在意。《孔子家语·致思》:“有一丈夫方将厉之,孔子使人并涯止之……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所谓五十许字者,在南面稍平处,人所常摹,其三面残缺,人不措意。”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大约这种文章,在身受者,最初是会愤懑的,后来经验一多,就不大措意,也更无愤懑或痛苦。”用心。《魏书·崔鸿传》:“鸿弱冠便有著述之志,见晋魏前史,皆成一家,无所措意……乃撰为《十六国春秋》。”指诗文的立意。唐皎然《诗式·诗有五格》:“其有不用事而措意不高者,黜入第二格。”宋许顗《彦周诗话》:“兵火间散辞不可復得,略记其叙数句,以见其措意如此。”措意[cuòyì]留意、注意。《孔子家语.卷二.致思》:「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文选.王.四子讲德论》:「先生微矜于谈道,又不让乎当仁,亦未巨过也,愿二子措意焉。」文章的立意。宋.许顗《彦周诗话》:「兵火间散乱不可复得,略记其叙数句,以见其措意。」
网友释义
措意,,汉语词汇。拼音:cuòyì指留意;用心。也作“错意”。语出《孔子家语·致思》:“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
汉语大词典
(1).留意;在意。《孔子家语·致思》:“有一丈夫方将厉之,孔子使人并涯止之……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所谓五十许字者,在南面稍平处,人所常摹,其三面残缺,人不措意。”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大约这种文章,在身受者,最初是会愤懑的,后来经验一多,就不大措意,也更无愤懑或痛苦。”(2).用心。《魏书·崔鸿传》:“鸿弱冠便有著述之志,见晋魏前史,皆成一家,无所措意……乃撰为《十六国春秋》。”(3).指诗文的立意。唐皎然《诗式·诗有五格》:“其有不用事而措意不高者,黜入第二格。”宋许顗《彦周诗话》:“兵火间散辞不可复得,略记其叙数句,以见其措意如此。”
国语辞典
留意、注意。措意[cuòyì]⒈留意、注意。引《孔子家语·卷二·致思》:「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文选·王邾·四子讲德论》:「先生微矜于谈道,又不让乎当仁,亦未巨过也,愿二子措意焉。」⒉文章的立意。引宋·许?《彦周诗话》:「兵火间散乱不可复得,略记其叙数句,以见其措意。」英语topayattentionto
辞典修订版
留意、注意。《孔子家语.卷二.致思》:「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文选.王.四子讲德论》:「先生微矜于谈道,又不让乎当仁,亦未巨过也,愿二子措意焉。」文章的立意。宋.许顗《彦周诗话》:「兵火间散乱不可复得,略记其叙数句,以见其措意。」
其他释义
也作“错意”。注意;放在心上:丈夫不以措意|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