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对策
duì cè

【拼音】:duì cè

【注音】:ㄉㄨㄟˋㄘㄜˋ

【词性】:名词。

【结构】:对(左右结构)策(上下结构)

【简体】:对策

【繁体】:對策

字义分解
对策的解释
词语解释
对策duìcè。(1)对付的策略或办法。(2)应考的人在殿试中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对策[duìcè]⒈对付的策略或办法。例商量对策。英thewaytodealwithasituation;countermeasure;countermove;⒉应考的人在殿试中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英answer;
基础解释
(名)对付的策略,也指处理、解决当前问题的办法。
引证解释
⒈亦作“对册”。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称为对策。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引《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太常令所徵儒士各对策,百餘人,弘第居下。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对册,殊路同归。”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对策者,应詔而陈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献説也……二名虽殊,即议之别体也。”《汉书·萧望之传》“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唐颜师古注:“对策者,显问以政事经义,令各对之,而观其文辞定高下也。”宋叶适《提刑王公墓志铭》:“初龙图阁学士太子詹事王公十朋,以太学生对策,请收还威福,除秦檜蔽塞之政,天子即日施用。”⒉对付的办法或策略。引王西彦《古城的忧郁·蛊惑》:“对于女人无休止的唠叨,他采取的对策就是沉默。”例如:他见此情景,心中悄悄地想着对策。
网络解释
对策对策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duìcè,指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也指对付的办法或策略。
综合释义
亦作“对册”。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称为对策。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太常令所徵儒士各对策,百餘人,弘第居下。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对册,殊路同归。”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对策者,应詔而陈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献説也……二名虽殊,即议之别体也。”《汉书·萧望之传》“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唐颜师古注:“对策者,显问以政事经义,令各对之,而观其文辞定高下也。”宋叶适《提刑王公墓志铭》:“初龙图阁学士太子詹事王公十朋,以太学生对策,请收还威福,除秦檜蔽塞之政,天子即日施用。”对付的办法或策略。王西彦《古城的忧郁·蛊惑》:“对于女人无休止的唠叨,他采取的对策就是沉默。”如:他见此情景,心中悄悄地想着对策。
网友释义
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建立信用体系作为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逐渐得到了更多部门和企业的关注。各地都逐渐出台了一些关于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和规范。这些法规的先后出台,提出了依法披露、合法征集、信用服务、失信惩戒、信用管理等推动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系列设想和指导意见。开发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技术:由于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不断提高,各种密码算法面临着新的密码体制,如量子密码、DNA密码、混沌理论等密码新技术出处于探索之中。在我国,信息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虽处于起步阶段,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研究、开发和探索,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联合发展之路,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以此保证我国信息网络的安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汉语大词典
(1).亦作“对册”。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称为对策。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太常令所徵儒士各对策,百馀人,弘第居下。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对册,殊路同归。”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议对》:“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献说也……二名虽殊,即议之别体也。”《汉书·萧望之传》“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唐颜师古注:“对策者,显问以政事经义,令各对之,而观其文辞定高下也。”宋叶适《提刑王公墓志铭》:“初龙图阁学士太子詹事王公十朋,以太学生对策,请收还威福,除秦桧蔽塞之政,天子即日施用。”(2).对付的办法或策略。王西彦《古城的忧郁·蛊惑》:“对于女人无休止的唠叨,他采取的对策就是沉默。”如:他见此情景,心中悄悄地想着对策。
国语辞典
古代科举考试时,士子针对皇帝策问,提出一套治理政事的方略,如:「想不出更好的对策。」对策[duìcè]⒈古代科举考试时,士子针对皇帝策问,提出一套治理政事的方略。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汉文中年,始举贤良,鼌错对策,蔚为举首。」《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⒉对付的策略方案。例如:「想不出更好的对策。」
辞典修订版
古代科举考试时,士子针对皇帝策问,提出一套治理政事的方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汉文中年,始举贤良,鼂错对策,蔚为举首。」《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也称为「射策」。对付的策略方案,如:「想不出更好的对策。」
辞典简编版
对付问题的策略方案。 【造句】关于那件事,他已经想好对策。
其他释义
①古代应考的人回答皇帝所问关于治国的策略。②对付的策略或办法:商量~。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对策造句
1.各种坏消息纷至沓来,他再也无法正襟危坐,他决定立刻动身,去找那几个休戚与共的朋友共同商量对策
2.面对这种困难,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思虑因应对策
3.这种时候不能逞匹夫之勇,要认真考虑一下对策
4.不要逞一朝之忿,先静下心来,谋对策
5.我们的判断一开始经常是错误的。解决困难最好的对策,是忍耐和勇气,对于所有困难,我们只要能摆出面对它的架势去实际承担起来,不知有多少困难会马上消失,这是经验上极为显著的真理。
6.题材涉及到多种领域,她的对策是虚心求教,笨鸟先飞。
7.面对人言可畏我们又能想到什么对策呢。
8.有了困难要寻找对策,这样才能迎刃而解。
9.别为失败找个理由,这样容易失去自信;要为失败找个对策,这样才能产生力量。
10.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对策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