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痴叔
chī shū

【拼音】:chī shū

【结构】:痴(半包围结构)叔(左右结构)

【繁体】:癡叔

字义分解
痴叔的解释
词语解释
晋王湛兄弟﹐宗族皆以为痴。武帝(司马炎)每见湛兄子王济﹐常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后济渐得湛实﹐因答曰﹕'臣叔不痴。'并推其才在山涛以下﹐魏舒以上。湛于是显名。见《晋书.王湛传》。后用以为典。痴叔[chīshū]⒈晋王湛兄弟,宗族皆以为痴。武帝(司马炎)每见湛兄子王济,常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后济渐得湛实,因答曰:“臣叔不痴。”并推其才在山涛以下,魏舒以上。湛于是显名。见《晋书·王湛传》。后用以为典。
引证解释
⒈晋王湛兄弟,宗族皆以为痴。参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引武帝(司马炎)每见湛兄子王济,常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后济渐得湛实,因答曰:“臣叔不痴。”并推其才在山涛以下,魏舒以上。湛于是显名。见《晋书·王湛传》。后用以为典。唐杜牧《使回枉唐州崔司马诗兼寄四韵因和》:“痴叔去时还读《易》,仲容多兴索衔杯。”
网络解释
痴叔痴叔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īshū,是指晋王湛兄弟,宗族皆以为痴。
网友释义
痴叔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īshū,意思是指晋王湛兄弟,宗族皆以为痴。出自《使回枉唐州崔司马诗兼寄四韵因和》。
汉语大词典
晋王湛兄弟,宗族皆以为痴。武帝(司马炎)每见湛兄子王济,常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后济渐得湛实,因答曰:“臣叔不痴。”并推其才在山涛以下,魏舒以上。湛于是显名。见《晋书·王湛传》。后用以为典。唐杜牧《使回枉唐州崔司马诗兼寄四韵因和》:“痴叔去时还读《易》,仲容多兴索衔杯。”参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
国语辞典
晋代王济之叔王湛。王湛有才德,人皆不知而以为痴。王济尝与其论《周易》,湛剖析精妙,且有奇趣。武帝亦以湛为痴,每见济,辄调侃问其痴叔死否。王济答以王湛并不痴,并推崇其才在山涛以下,魏舒以上。王湛因而闻名。见《晋书.卷七五.王湛传》。痴叔[chīshú]⒈晋代王济之叔王湛。王湛有才德,人皆不知而以为痴。王济尝与其论《周易》,湛剖析精妙,且有奇趣。武帝亦以湛为痴,每见济,辄调侃问其痴叔死否。王济答以王湛并不痴,并推崇其才在山涛以下,魏舒以上。王湛因而闻名。见《晋书·卷七五·王湛传》。
其他释义
1.晋王湛兄弟﹐宗族皆以为痴。武帝(司马炎)每见湛兄子王济﹐常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后济渐得湛实﹐因答曰﹕'臣叔不痴。'并推其才在山涛以下﹐魏舒以上。湛于是显名。见《晋书.王湛传》。后用以为典。
痴叔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