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通判
tōng pàn

【拼音】:tōng pàn

【注音】:ㄊㄨㄥㄆㄢˋ

【结构】:通(半包围结构)判(左右结构)

【简体】:通判

【繁体】:通判

字义分解
通判的解释
词语解释
通判tōngpàn。(1)官名。在知府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通判[tōngpàn]⒈官名。在知府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例嘉兴通判。——清·张廷玉《明史》英anofficialundercountymagistratewhoadministerslawsuit,etc.;
基础解释
官名。在知府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
引证解释
⒈公正裁决。引《新唐书·百官志四》:“市令一人,从九品上。掌交易,禁姦非,通判市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所谓通判,乃中允也。”⒉官名。宋初始于诸州府设置,即共同处理政务之意。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但握有连署州府公事和监察官吏的实权,号称监州。明清设于各府,分掌粮运及农田水利等事务,职务远较宋初为轻轻。清代另有州通判,称州判。亦指任通判之职。引宋曾巩《太子宾客致仕陈公神道碑铭》:“用荐者通判戎州。”清叶廷琯《吹网录·虎丘贺方回题名》:“方回本隶右选,元祐中……通判泗州。”
网络解释
通判通判(tōngpàn),是指一个官名。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又名同判(避讳)。
综合释义
公正裁决。《新唐书·百官志四》:“市令一人,从九品上。掌交易,禁姦非,通判市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所谓通判,乃中允也。”官名。宋初始于诸州府设置,即共同处理政务之意。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但握有连署州府公事和监察官吏的实权,号称监州。明清设于各府,分掌粮运及农田水利等事务,职务远较宋初为轻轻。清代另有州通判,称州判。亦指任通判之职。宋曾巩《太子宾客致仕陈公神道碑铭》:“用荐者通判戎州。”清叶廷琯《吹网录·虎丘贺方回题名》:“方回本隶右选,元祐中……通判泗州。”
网友释义
通判(tōngpàn)官名。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
汉语大词典
(1).公正裁决。《新唐书·百官志四》:“市令一人,从九品上。掌交易,禁奸非,通判市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所谓通判,乃中允也。”(2).官名。宋初始于诸州府设置,即共同处理政务之意。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但握有连署州府公事和监察官吏的实权,号称监州。明清设于各府,分掌粮运及农田水利等事务,职务远较宋初为轻轻。清代另有州通判,称州判。亦指任通判之职。宋曾巩《太子宾客致仕陈公神道碑铭》:“用荐者通判戎州。”清叶廷琯《吹网录·虎丘贺方回题名》:“方回本隶右选,元祐中……通判泗州。”
国语辞典
职官名。宋初,为制衡各地权势过大的藩镇,乃派朝臣通判府、州的军事,和地方主官共同管理政事或职掌兵民狱讼,但实际上亦负有考察知府或知州忠贞程度的任务。通判[tōngpàn]⒈职官名。宋初,为制衡各地权势过大的藩镇,乃派朝臣通判府、州的军事,和地方主官共同管理政事或职掌兵民狱讼,但实际上亦负有考察知府或知州忠贞程度的任务。引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小官王仲贤,洛阳人氏,见任眉州通判。」《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郡宰别驾,乃称『通判』。」英语localmagistrate
辞典修订版
职官名。宋初,为制衡各地权势过大的藩镇,乃派朝臣通判府、州的军事,和地方主官共同管理政事或职掌兵民狱讼,但实际上亦负有考察知府或知州忠贞程度的任务。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小官王仲贤,洛阳人氏,见任眉州通判。」《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郡宰别驾,乃称『通判』。」
其他释义
1.公正裁决。2.官名。宋初始于诸州府设置,即共同处理政务之意。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但握有连署州府公事和监察官吏的实权,号称监州。明清设于各府,分掌粮运及农田水利等事务,职务远较宋初为轻轻。清代另有州通判,称州判。亦指任通判之职。
通判造句
1.这五件北宋名人墨宝分别是富弼的《儿子帖》;吕嘉问的《与元翰札》;左肤的《与通判承议札》;何栗的《屏居帖》和石介的《与长官执事札》。
2.恩,从九品右御史陈穆青,天域宫通判,壬寅年己酉月葵已日由天道册封。
3.……朱孝庄无故拖延,逗留不进,欲置江陵百姓于何地,欲置朝廷法度于何地?贬朱孝庄为江陵府通判,着立即赴任,不得有误,钦此!
4.于是时光倒流,他仿佛回到了南宋嘉熙年间,化身为刚由邵武军改调通判南剑守臣的宋慈,驻足在福建南剑州的黯淡滩头。
5.依尔根觉罗阿安抵着头,对通判的喋喋不休只是唯唯诺诺,一句多余的话都不敢说。
6.孙延世到本路告状,本路提点刑狱司把此案交眉州通判黄莹审理。
7.历任洪州分宁县主簿、南安军司理参军、郴州桂阳与南昌县令、合州判官、虔州通判、永州通判、广南东路转运官、提点本路刑狱等,均有治绩。
8.周通判与一帮官员的贪腐之事虽已查明,但须得捉贼见赃,光凭这一篓的调查资料总是显得证据不足。 
9.许麾历任湖广长沙府善化县知县,敕授文林郎;大名府通判;太仆寺丞,敕授承德郎,分理广平、顺德两府马政。
10.东齐村将王家辿村的人告到彰德府衙,彰德府衙传唤王家辿村的人到衙应诉,时任彰德府衙通判张正义审理此案。
通判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