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驯化
xùn huà

【拼音】:xùn huà

【注音】:ㄒㄨㄣˋㄏㄨㄚˋ

【词性】:动词。

【结构】:驯(左右结构)化(左右结构)

【简体】:驯化

【繁体】:馴化

字义分解
驯化的解释
词语解释
驯化xùnhuà。(1)改变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遗传基因,使其成为家禽、家畜的过程。驯化[xùnhuà]⒈改变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遗传基因,使其成为家禽、家畜的过程。英tomestication;taming;acclimatization;domestication;
基础解释
(动)把野生动植物培养成家养动物或栽培植物的过程。
引证解释
⒈被陶冶感化。引清顾炎武《<音学五书>序》:“三代之时,其文皆本於六书,其人皆出於族党庠序,其性皆驯化於中和,而发之为音,无不协於正。”⒉人类把野生动植物培养成家养动物或栽培植物的过程。一般在野生生物引种后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加上不断的选择,促使其生存条件及其遗传性向着人类所需要的方向改变,导致新品种的形成。引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功名欲望》:“我成了一只飞到万里海外的白鸥,在海波上,载沉载浮,你要驯化我,便难之又难了。”徐迟《生命之树常绿》:“他采集了八十多个品种,其中六十多种被他引往美英等国,加以驯化。”
网络解释
驯化驯化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当中出现的一种文明进步行为。是将野生的动物和植物的自然繁殖过程变为人工控制下的过程。因此,人类对这类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植物的驯化和动物的驯化。它们出现的历史先后顺序也不尽相同,驯化的方式方法也在历史的发展中迥然不同。这表明人们对它们的认识和利用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综合释义
被陶冶感化。清顾炎武《<音学五书>序》:“三代之时,其文皆本於六书,其人皆出於族党庠序,其性皆驯化於中和,而发之为音,无不协於正。”人类把野生动植物培养成家养动物或栽培植物的过程。一般在野生生物引种后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加上不断的选择,促使其生存条件及其遗传性向着人类所需要的方向改变,导致新品种的形成。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功名欲望》:“我成了一只飞到万里海外的白鸥,在海波上,载沉载浮,你要驯化我,便难之又难了。”徐迟《生命之树常绿》:“他采集了八十多个品种,其中六十多种被他引往美英等国,加以驯化。”
汉语大词典
(1).被陶冶感化。清顾炎武《〈音学五书〉序》:“三代之时,其文皆本于六书,其人皆出于族党庠序,其性皆驯化于中和,而发之为音,无不协于正。”(2).人类把野生动植物培养成家养动物或栽培植物的过程。一般在野生生物引种后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加上不断的选择,促使其生存条件及其遗传性向着人类所需要的方向改变,导致新品种的形成。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功名欲望》:“我成了一只飞到万里海外的白鸥,在海波上,载沉载浮,你要驯化我,便难之又难了。”徐迟《生命之树常绿》:“他采集了八十多个品种,其中六十多种被他引往美英等国,加以驯化。”
国语辞典
野生动物经人长期饲养后,逐渐改变原来的习性,成为听从人类指挥的家畜。驯化[xúnhuà]⒈野生动物经人长期饲养后,逐渐改变原来的习性,成为听从人类指挥的家畜。⒉由其他地区引进的植物品种,逐渐具备适应新耕地及新气候的能力。
辞典修订版
野生动物经人长期饲养后,逐渐改变原来的习性,成为听从人类指挥的家畜。由其他地区引进的植物品种,逐渐具备适应新耕地及新气候的能力。
辞典简编版
人类将动植物培育成家畜或栽培作物的过程。为使其适应新环境,时时选种,使其逐渐达到人类的需求。 【造句】农业专家引进许多新品种的农作物,待一段时间驯化之后再予以推广。
其他释义
人类饲养培育野生动物使其野性逐渐改变并顺从驱使。如野牛、野马等经过驯化而成为家畜。
近反义词
驯化造句
1.这头狼骑也戴着嚼子,背着鞍鞯,在队伍中规行矩步,一看就知道是驯化好了的。
2.剩下的就和一只被驯化的哈叭狗一般,任你捉弄了。
3.这是世界首次培育出驯化的有蹄类动物的多能干细胞。
4.总结抗寒梅花迁地驯化的经验,关键是在顺应植物本性,满足其最低生长发育条件的基础上,步步深入,抓紧某些关键时期,给予“斯巴达”锻炼。
5.恐惧,继而胆怯,随后便是理所当然的退避。这是人类规避危险的原始本能,即使神也驯化不了“玛门”这条潜藏于人类内心的原罪之蛇。烽火戏诸侯。
6.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孜孜以求地探索家猪的起源与驯化,业已取得颇为丰硕的成果,然而,诸如驯化之初,鉴别家猪和野猪等关键问题,至今仍茫然无绪。
7.植物驯化基地里除了新植物,还栽种着不少稀有、渐危,乃至濒危的珍稀野生保护植物,如珙桐、中华蚊母等。
8.巫山还特意捕获了一些比较幼小的食草动物,像四角鹿、三趾马之类,希望回去之后,能将它们慢慢驯化
9.家蚕作为一种完全人工驯化的经济昆虫,拥有良好的饲养体系和遗传繁殖体系,其个体适中,已被认为是研究鳞翅目昆虫理想的模式生物之一。
10.上的蚕类单碱基遗传变异图谱,是世界上首次报道的昆虫基因组变异图;从全基因组水平上揭示了家蚕的起源进化;发现了驯化对家蚕生物学影响的基因组印记。
驯化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