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天府
tiān fǔ

【拼音】:tiān fǔ

【注音】:ㄊ一ㄢㄈㄨˇ

【结构】:天(独体结构)府(半包围结构)

【简体】:天府

【繁体】:天府

字义分解
天府的解释
词语解释
天府tiānfǔ。(1)天然的府库,比喻物产富饶。
基础解释
天然的府库,比喻物产富饶天府之土。——《三国志·诸葛亮传》
引证解释
⒈原为周官名,掌祖庙之守藏,后因称朝廷藏物之府库为天府。引《周礼·春官·天府》:“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荀子·大略》:“不知而问尧舜,无有而求天府。”《南齐书·顾欣传》:“徵赋有增于往,天府尤贫于昔。”《新唐书·牛僧孺传》:“荒财耗力且百万,终不得范阳尺帛斗粟入天府。”《清史稿·食货志一》:“道咸以降……天府太仓之蓄,一旦荡然。”⒉谓土地肥沃、物产富饶之域。引《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晋书·袁乔传》:“蜀土富实号称天府,昔诸葛武侯欲以抗衡中国。”唐陈子昂《上蜀川军事》:“伏以国家富有巴蜀,是天府之藏。”《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説起燕都的形势,北倚雄关,南压区夏,真乃金城天府,万年不拔之基。”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绪言》:“吾广漠美丽最可爱之中国兮!而实世界之天府,文明之鼻祖也。”⒊犹天廷。古人以为天上神仙亦设有朝廷。引唐康骈《剧谈录·崔道枢食井鱼》:“其后有判词云:‘崔道枢所害雨龙,事关天府,原之不可,按罪急追,所有官爵并皆削除,年寿亦减一半。’”《封神演义》第六五回:“凤街丹詔离天府,玉勅金书降下来。”⒋指朝廷。引《隶释·汉平都相蒋君碑》:“输力王室,以篤臣节。功列天府,令问不已。”唐皎然《岘山送裴秀才赴举》诗:“天府登名后,迴看楚水清。”
网络解释
天府(人体腧穴)天府,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阴肺经。位于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下3寸处。主要用于胸肺、五官疾患等,如咳嗽,气喘,支气管炎以哮喘、目眩,远视、口鼻出血,多睡、恍惚善忘及瘿气;上臂外侧前廉痛。一般直刺0.5-1寸,可灸。
综合释义
《周礼·春官·天府》:“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原为周官名,掌祖庙之守藏,后因称朝廷藏物之府库为天府。《荀子·大略》:“不知而问尧舜,无有而求天府。”《南齐书·顾欣传》:“徵赋有增于往,天府尤贫于昔。”《新唐书·牛僧孺传》:“荒财耗力且百万,终不得范阳尺帛斗粟入天府。”《清史稿·食货志一》:“道咸以降……天府太仓之蓄,一旦荡然。”谓土地肥沃、物产富饶之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晋书·袁乔传》:“蜀土富实号称天府,昔诸葛武侯欲以抗衡中国。”唐陈子昂《上蜀川军事》:“伏以国家富有巴蜀,是天府之藏。”《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説起燕都的形势,北倚雄关,南压区夏,真乃金城天府,万年不拔之基。”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绪言》:“吾广漠美丽最可爱之中国兮!而实世界之天府,文明之鼻祖也。”犹天廷。古人以为天上神仙亦设有朝廷。唐康骈《剧谈录·崔道枢食井鱼》:“其后有判词云:‘崔道枢所害雨龙,事关天府,原之不可,按罪急追,所有官爵并皆削除,年寿亦减一半。’”《封神演义》第六五回:“凤街丹詔离天府,玉勅金书降下来。”指朝廷。《隶释·汉平都相蒋君碑》:“输力王室,以篤臣节。功列天府,令问不已。”唐皎然《岘山送裴秀才赴举》诗:“天府登名后,迴看楚水清。”天府[tiānfǔ]天府原指周代官名。〔周礼.春宫.天府〕:「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古代职官名称与官府名称不分,所以天府亦指周朝庋藏宗庙祭器国宝与重要机密文件材料的府库,具有中央档案库的性质。西周时期已经产生了正副本制度:凡正本藏于天府,副本则留存在各官府及职官手中,以备查用。天府收藏的文件材料主要有:图版,即记载王朝山川地理之舆图和民众数目的户籍;盟约,是盟书和约剂的合称,盟书是周天子和诸侯、诸侯之间的会盟文书,约剂是指维护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法律性文书;谱牒,即记录周王室世系的族谱;另外还有记载百官功勋、刑狱诉讼、选贤举能等方面的文书。这些文件材料,是周朝处理政务、考察官员、统治臣民的重要依据,将其珍藏于天府也是对祖先神灵的尊崇。春秋战国以后,天府库藏在长期的战乱中逐渐散失。至东周灭亡,天府亦不复存在。
汉语大词典
(1).《周礼·春官·天府》:“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原为周官名,掌祖庙之守藏,后因称朝廷藏物之府库为天府。《荀子·大略》:“不知而问尧舜,无有而求天府。”《南齐书·顾欣传》:“徵赋有增于往,天府尤贫于昔。”《新唐书·牛僧孺传》:“荒财耗力且百万,终不得范阳尺帛斗粟入天府。”《清史稿·食货志一》:“道咸以降……天府太仓之蓄,一旦荡然。”(2).谓土地肥沃、物产富饶之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晋书·袁乔传》:“蜀土富实号称天府,昔诸葛武侯欲以抗衡中国。”唐陈子昂《上蜀川军事》:“伏以国家富有巴蜀,是天府之藏。”《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说起燕都的形势,北倚雄关,南压区夏,真乃金城天府,万年不拔之基。”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绪言》:“吾广漠美丽最可爱之中国兮!而实世界之天府,文明之鼻祖也。”(3).犹天廷。古人以为天上神仙亦设有朝廷。唐康骈《剧谈录·崔道枢食井鱼》:“其后有判词云:‘崔道枢所害雨龙,事关天府,原之不可,按罪急追,所有官爵并皆削除,年寿亦减一半。’”《封神演义》第六五回:“凤街丹诏离天府,玉敕金书降下来。”(4).指朝廷。《隶释·汉平都相蒋君碑》:“输力王室,以笃臣节。功列天府,令问不已。”唐皎然《岘山送裴秀才赴举》诗:“天府登名后,回看楚水清。”
国语辞典
所得非常多。
辞典修订版
所得非常多。《荀子.大略》:「学问不厌,好士不倦,是天府也。」形势险固,物产富饶的地方。《战国策.秦策一》:「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朝廷的府库。《宋书.卷九.后废帝本纪》:「天府虚散,垂三十年。」天上的府第。指宫庭。清.吕碧城〈汨罗怨.翠拱屏嶂〉词:「翠拱屏嶂,红逦宫墙,犹见旧时天府。」职官名。周代设置,掌管祖庙的宝藏。《周礼.春官.天府》:「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星名。即元宿的四星,在室女座。《汉书.卷二六.天文志》:「东宫苍龙,房、心。……房为天府,曰天驷。」经穴名。在腋下三寸,肘腕上五寸。属手太阴肺经。
其他释义
1.《周礼.春官.天府》:'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原为周官名﹐掌祖庙之守藏﹐后因称朝廷藏物之府库为天府。2.谓土地肥沃﹑物产富饶之域。3.犹天廷。古人以为天上神仙亦设有朝廷。4.指朝廷。
天府造句
1.浣花溪剑派另位被救的剑客哀叹一声,这才答道,我们是天府草堂浣花溪剑派的,师兄弟五人本是奉掌门师兄之命,前往天姥山拜访绝世剑宗青莲道人。
2.益州乃天府之土,汉高祖则是凭借此地利建立后方据地迅速发展起来,在楚汉之争中击败了西楚霸王,然后建立了大汉王朝。
3.不是晏殊开办的,而是后晋商人杨悫所开办,晏殊知了应天府后,大力发展睢阳书院,还力邀了范仲淹前来书院讲学。
4.今天府尹大人审理李华,大家要告李华的,现在就请入堂递上状子,府尹大人一定会秉公办理的。
5.巴蜀二国,其民遁逃,天府之土始入中原版图。 
6.在下姓陈字清扬,是北方人士,家中世代经商略有薄产,今年到顺天府参加会试落榜了,所以就来南京游玩散心。
7.由于顺城大街实施由北向南单行后,从大业路向北上的车流只能在人民中路路口左转进入天府广场,通过西单路口,通过红照壁行驶至东城根街完成向北的转换。
8.以此庸虚,屡动神眷,以此卑贱,每升天府,齐镳骥騄,比翼鹓鸿,整缃素于凤池,记言动于麟阁,参谒宰辅,造请群公,厚礼殊恩,增荣改价,其幸三也。
9.原来是天府山流云前辈!晚辈当年眼拙,不识真君子,还把前辈当成……当成……
10.天府广场下出土的两块汉碑,如今已被分别命名为《裴君碑》和《李君碑》。
天府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