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匡俗
kuāng sú

【拼音】:kuāng sú

【注音】:ㄎㄨㄤㄙㄨˊ

【结构】:匡(半包围结构)俗(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匡俗的解释
词语解释
匡正时俗。传说中的人物。一说名'匡裕'。出自殷﹑周之际,又传为周武王时或秦末人。兄弟七人学仙得道,结庐隐居于南障山。故世称南障山为庐山﹑匡山﹑匡庐,尊匡俗为匡神。
基础解释
匡正时俗。传说中的人物。一说名/'匡裕/'。出自殷﹑周之际,又传为周武王时或秦末人。兄弟七人学仙得道,结庐隐居于南障山。故世称南障山为庐山﹑匡山﹑匡庐,尊匡俗为匡神。
引证解释
⒈匡正时俗。引《魏书·逸士传序》:“比夫迈德弘道,匡俗庇民,可得而小,不可得而忽也。”⒉传说中的人物。一说名“匡裕”。出自殷、周之际,又传为周武王时或秦末人。兄弟七人学仙得道,结庐隐居于南障山。故世称南障山为庐山、匡山、匡庐,尊匡俗为匡神。参见“匡神”。引丰子恺《庐山面目》:“周朝的匡俗曾经在这里隐居。”
网络解释
匡俗匡俗,读音kuāngsú,汉语词汇,指匡正时俗或传说中的人物。
综合释义
匡正时俗。《魏书·逸士传序》:“比夫迈德弘道,匡俗庇民,可得而小,不可得而忽也。”传说中的人物。一说名“匡裕”。出自殷、周之际,又传为周武王时或秦末人。兄弟七人学仙得道,结庐隐居于南障山。故世称南障山为庐山、匡山、匡庐,尊匡俗为匡神。丰子恺《庐山面目》:“周朝的匡俗曾经在这里隐居。”参见“匡神”。
汉语大词典
(1).匡正时俗。《魏书·逸士传序》:“比夫迈德弘道,匡俗庇民,可得而小,不可得而忽也。”(2).传说中的人物。一说名“匡裕”。出自殷、周之际,又传为周武王时或秦末人。兄弟七人学仙得道,结庐隐居于南障山。故世称南障山为庐山、匡山、匡庐,尊匡俗为匡神。丰子恺《庐山面目》:“周朝的匡俗曾经在这里隐居。”参见“匡神”。
其他释义
1.匡正时俗。2.传说中的人物。一说名'匡裕'。出自殷﹑周之际,又传为周武王时或秦末人。兄弟七人学仙得道,结庐隐居于南障山。故世称南障山为庐山﹑匡山﹑匡庐,尊匡俗为匡神。
匡俗造句
1.吐一言可以匡俗振民,动一议可以。周敦颐
匡俗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