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谓面黄肌瘦。
基础解释
见/'槁项黄馘/',谓面黄肌瘦。
引证解释
⒈见“槁项黄馘”。
汉语大词典
见“槁项黄馘”。《汉语大词典》:槁项黄馘(槁项黄馘) 拼音:gǎoxiànghuángxù谓面黄肌瘦。《庄子·列御寇》:“﹝曹商﹞见庄子曰:‘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成玄英疏:“颈项枯槁而憔悴,头面黄瘦而馘厉。”陆德明释文:“李云:‘槁项,羸瘦貌。’司马云:‘黄馘,谓面黄熟也。’”宋苏轼《六国论》:“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抑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明史·李希孔传》:“以故事关国本,诸臣槁项黄馘,终锡爵世不复起。”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虽长素已槁项黄馘,卓茂之尊荣,许靖之优养,犹可无操左契而获之。”亦作“槁项黧馘”。清薛福成《选举论上》:“孰知夫二百年来,聪明才杰之资,迍邅场屋,槁项黧馘以老死牖下者,肩相至也。”
其他释义
形容不健康的容貌。同“槁项黄馘”。
出处
清·薛福成《选举论上》:“孰知夫二百年来,聪明才杰之资,迍邅场屋,槁项黧馘以老死牖下者,肩相至也。”
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