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润色
rùn sè

【拼音】:rùn sè

【简体】:润色

【繁体】:潤色

字义分解
润色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修饰文字,使有文采。例:乃增损而润色之。——蔡元培《图画》英:embellish;润色[rùnsè]⒈修饰文字,使有文采。例乃增损而润色之。——蔡元培《图画》英embellish;
基础解释
(动)修饰文字。[近]润饰|修饰。
引证解释
⒈ 修饰文字,使有文采。引:《论语·宪问》:“为命,裨諶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宋王安石《西垣当直》诗:“讨论润色今为美,学问文章老更醇。”《玉娇梨》第一回:“昨赖老先生大才润色,可谓点铁成金。”鲁迅《彷徨·伤逝》:“我的工作果然从此较为迅速地进行,不久就共译了五万言,只要润色一回,便可以和做好的两篇小品,一同寄给《自由之友》去。”⒉ 使增加光彩。引:《汉书·终军传》:“夫天命初定,万事草创,及臻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必待明圣润色,祖业传於无穷。”晋左思《吴都赋》:“其奏乐也,则木石润色;其吐哀也,则凄风暴兴。”章炳麟《国故论衡·原儒》:“自太史公始以儒林题齐鲁诸生,徒以润色孔氏遗业,又尚习礼乐弦歌之音,乡饮大射,事不违艺,故比而次之。”⒊ 犹加工,使更完美。引:晋陶潜《述酒》诗题注:“仪狄造,杜康润色之。”⒋ 装饰点缀。引:《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箱中韞藏百宝,不下万金,将润色郎君之装。”⒌ 粉饰。引:《明史·何刚传》:“优游岁月,润色偏安,錮豪杰於草间,迫梟雄为盗贼,是株守以待尽也。”⒍ 湿润。引:老舍《四世同堂》六三:“他的嘴张得更大了些,往往被烟呛得咳嗽一下,他才用口液润色它一下。”⒈修饰文字,使有文采。引《论语·宪问》:“为命,裨諶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宋王安石《西垣当直》诗:“讨论润色今为美,学问文章老更醇。”《玉娇梨》第一回:“昨赖老先生大才润色,可谓点铁成金。”鲁迅《彷徨·伤逝》:“我的工作果然从此较为迅速地进行,不久就共译了五万言,只要润色一回,便可以和做好的两篇小品,一同寄给《自由之友》去。”⒉使增加光彩。引《汉书·终军传》:“夫天命初定,万事草创,及臻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必待明圣润色,祖业传於无穷。”晋左思《吴都赋》:“其奏乐也,则木石润色;其吐哀也,则凄风暴兴。”章炳麟《国故论衡·原儒》:“自太史公始以儒林题齐鲁诸生,徒以润色孔氏遗业,又尚习礼乐弦歌之音,乡饮大射,事不违艺,故比而次之。”⒊犹加工,使更完美。引晋陶潜《述酒》诗题注:“仪狄造,杜康润色之。”⒋装饰点缀。引《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箱中韞藏百宝,不下万金,将润色郎君之装。”⒌粉饰。引《明史·何刚传》:“优游岁月,润色偏安,錮豪杰於草间,迫梟雄为盗贼,是株守以待尽也。”⒍湿润。引老舍《四世同堂》六三:“他的嘴张得更大了些,往往被烟呛得咳嗽一下,他才用口液润色它一下。”
综合释义
修饰文字,使有文采。《论语·宪问》:“为命,裨諶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宋王安石《西垣当直》诗:“讨论润色今为美,学问文章老更醇。”《玉娇梨》第一回:“昨赖老先生大才润色,可谓点铁成金。”鲁迅《彷徨·伤逝》:“我的工作果然从此较为迅速地进行,不久就共译了五万言,只要润色一回,便可以和做好的两篇小品,一同寄给《自由之友》去。”使增加光彩。《汉书·终军传》:“夫天命初定,万事草创,及臻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必待明圣润色,祖业传於无穷。”晋左思《吴都赋》:“其奏乐也,则木石润色;其吐哀也,则凄风暴兴。”章炳麟《国故论衡·原儒》:“自太史公始以儒林题齐鲁诸生,徒以润色孔氏遗业,又尚习礼乐弦歌之音,乡饮大射,事不违艺,故比而次之。”犹加工,使更完美。晋陶潜《述酒》诗题注:“仪狄造,杜康润色之。”装饰点缀。《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箱中韞藏百宝,不下万金,将润色郎君之装。”粉饰。《明史·何刚传》:“优游岁月,润色偏安,錮豪杰於草间,迫梟雄为盗贼,是株守以待尽也。”湿润。老舍《四世同堂》六三:“他的嘴张得更大了些,往往被烟呛得咳嗽一下,他才用口液润色它一下。”
网友释义
润色,汉语词汇。拼音:rùnsè释义:1、修饰文字,使有文采。2.使增加光彩。3.湿润。4.装饰点缀。5.粉饰。6.犹加工,使更完美。
汉语大词典
(1).修饰文字,使有文采。《论语·宪问》:“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宋王安石《西垣当直》诗:“讨论润色今为美,学问文章老更醇。”《玉娇梨》第一回:“昨赖老先生大才润色,可谓点铁成金。”鲁迅《彷徨·伤逝》:“我的工作果然从此较为迅速地进行,不久就共译了五万言,只要润色一回,便可以和做好的两篇小品,一同寄给《自由之友》去。”(2).使增加光彩。《汉书·终军传》:“夫天命初定,万事草创,及臻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必待明圣润色,祖业传于无穷。”晋左思《吴都赋》:“其奏乐也,则木石润色;其吐哀也,则凄风暴兴。”章炳麟《国故论衡·原儒》:“自太史公始以儒林题齐鲁诸生,徒以润色孔氏遗业,又尚习礼乐弦歌之音,乡饮大射,事不违艺,故比而次之。”(3).犹加工,使更完美。晋陶潜《述酒》诗题注:“仪狄造,杜康润色之。”(4).装饰点缀。《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箱中韫藏百宝,不下万金,将润色郎君之装。”(5).粉饰。《明史·何刚传》:“优游岁月,润色偏安,锢豪杰于草间,迫枭雄为盗贼,是株守以待尽也。”(6).湿润。老舍《四世同堂》六三:“他的嘴张得更大了些,往往被烟呛得咳嗽一下,他才用口液润色它一下。”
国语辞典
⒈ 修饰文句,以增加文彩。引:《论语·宪问》:「为命,裨谌草创之。……东里子产润色之。」《红楼梦·第四二回》:「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⒉ 粉饰点缀。引:《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箱中韫藏百宝,不下万金,将润色郎君之装。」润色[rùnsè]⒈修饰文句,以增加文彩。引《论语·宪问》:「为命,裨谌草创之。……东里子产润色之。」《红楼梦·第四二回》:「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⒉粉饰点缀。引《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箱中韫藏百宝,不下万金,将润色郎君之装。」
辞典修订版
修饰文句,以增加文彩。《论语.宪问》:「为命,裨谌草创之。……东里子产润色之。」《红楼梦.第四二回》:「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粉饰点缀。《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箱中韫藏百宝,不下万金,将润色郎君之装。」
其他释义
①修饰文字,加以文采:这篇发言稿,请你润色一下。②使事物有光彩:其奏乐也,则木石润色。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润色造句
1.苦读寒窗十几载,拥有小学、中学、中专等不同阶段的母校,谙熟了一条条通往母校的道路。那么多年,人在路上,与时光携手行走,脚下的每一条路,无疑见证了风风雨雨的人生,润色了摇曳多姿的风景。
2.凤凰泉在白盐山的绝壁下,有一个高十多米的石笋“凤凰”,羽毛丰润,色彩斑斓,引颈向上,好似吸吮着从岩隙中流出的清泉。
3.你的论文很好,只需要加上一些图表和行情表进行润色
4.这些旅行者中最出名的就是马可波罗,他的所见所闻后来被一位意大利传奇小说家记载下来,并加以润色
5.揭发内容言语犀利,字字如刀,据说是由天下第一才子蔡文姬她爹蔡邕最后润色
6.诗是经过感情润色的才华的表现。
7.虽然小算盘打得不错,但是由于杂事缠身,当天晚上我没有来得及润色讲稿就上床休息了。
8.蜜蜡的质地脂润,色彩缤纷,用途广泛,价值超卓,与其他自然宝石一样,享有“地球之星”的美誉。
9.剥开一层一层的思念,润色一段一段的记忆,酝酿一丝一丝的感恩,送你一份一份的祝福,承载一句一句的关怀。二月多一天,愿您健康多一点,二月虽离去,愿您快乐一天一天继续!
10.郝持经几个月润色,一部持论公允、章法规范的县志成稿。
润色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