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陪陵
péi líng

【拼音】:péi líng

【注音】:ㄆㄟˊㄌ一ㄥˊ

【结构】:陪(左右结构)陵(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陪陵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古代指臣子的灵柩葬在皇帝坟墓的近旁。附葬﹐合葬。陪陵[péilíng]⒈古代指臣子的灵柩葬在皇帝坟墓的近旁。⒉附葬,合葬。
引证解释
⒈古代指臣子的灵柩葬在皇帝坟墓的近旁。引《隶释·汉太尉杨震碑》:“次秉,寔能纘脩,復登上司,陪陵京师。”按,《后汉书·杨秉传》作“赐塋陪陵”。《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新唐书·百官志二》:“陪陵而葬者,将作给匠户,卫士营冢。”⒉附葬,合葬。引《晋书·杜预传》:“预先为遗令曰:‘古不合葬……吾去春入朝,因郭氏丧亡,缘陪陵旧义,自表营洛阳城东首阳之南为将来兆域。’”
网络解释
陪陵“陪陵”是我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得葬于帝王陵墓附近,此附配之陵称“陪陵”。
综合释义
古代指臣子的灵柩葬在皇帝坟墓的近旁。《隶释·汉太尉杨震碑》:“次秉,寔能纘脩,復登上司,陪陵京师。”按,《后汉书·杨秉传》作“赐塋陪陵”。《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新唐书·百官志二》:“陪陵而葬者,将作给匠户,卫士营冢。”附葬,合葬。《晋书·杜预传》:“预先为遗令曰:‘古不合葬……吾去春入朝,因郭氏丧亡,缘陪陵旧义,自表营洛阳城东首阳之南为将来兆域。’”
汉语大词典
(1).古代指臣子的灵柩葬在皇帝坟墓的近旁。《隶释·汉太尉杨震碑》:“次秉,寔能缵脩,复登上司,陪陵京师。”按,《后汉书·杨秉传》作“赐茔陪陵”。《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新唐书·百官志二》:“陪陵而葬者,将作给匠户,卫士营冢。”(2).附葬,合葬。《晋书·杜预传》:“预先为遗令曰:‘古不合葬……吾去春入朝,因郭氏丧亡,缘陪陵旧义,自表营洛阳城东首阳之南为将来兆域。’”
其他释义
1.古代指臣子的灵柩葬在皇帝坟墓的近旁。2.附葬﹐合葬。
陪陵造句
1.在某种程度上说,“灌冢”算是刘邦的陪陵
2.周礼,冢人掌公墓之人,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
3.现象,支持兵马俑是始皇陪陵的专家解释说,由于陶车是由手工制作,产生几厘米的误差在所难免。
4.重庆,你那令人难忘的陪陵榨菜。
5.重庆,你那令人难忘的陪陵榨菜。(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陪陵造句)
6.现象,支持兵马俑是始皇陪陵的专家解释说,由于陶车是由手工制作,产生几厘米的误差在所难免。https://www.chazidian.com/zj-290772/查字典造句网
7.重庆,你那令人难忘的陪陵榨菜。(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陪陵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