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胡威绢
hú wēi juàn

【拼音】:hú wēi juàn

【注音】:ㄏㄨˊㄨㄟㄐㄨㄢˋ

【结构】:胡(左右结构)威(半包围结构)绢(左右结构)

【繁体】:胡威絹

字义分解
胡威绢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晋胡威少有志向﹐厉操清白。父质为荆州刺史﹐威往省。告归﹐质赐绢一匹﹐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俸禄之余﹐故以为汝道路粮耳。'威始受之。见《三国志.魏志.胡威传》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晋阳秋》及《晋书.胡威传》。后以'胡威绢'为父子以清廉互励的典实。胡威绢[húwēijuàn]⒈晋胡威少有志向,厉操清白。父质为荆州刺史,威往省。告归,质赐绢一匹,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俸禄之余,故以为汝道路粮耳。”威始受之。见《三国志·魏志·胡威传》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晋阳秋》及《晋书·胡威传》。后以“胡威绢”为父子以清廉互励的典实。
基础解释
为父子以清廉互励的典实。
引证解释
⒈威始受之。引晋胡威少有志向,厉操清白。父质为荆州刺史,威往省。告归,质赐绢一匹,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於何得此绢?”质曰:“是俸禄之餘,故以为汝道路粮耳。”见《三国志·魏志·胡威传》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晋阳秋》及《晋书·胡威传》。后以“胡威绢”为父子以清廉互励的典实。唐李商隐《送郑大台文南觐》诗:“君怀一匹胡威绢,争拭酬恩泪得乾。”唐李商隐《为柳珪谢京兆公启》之二:“虽才非张载,未刊剑阁之铭;而志慕胡威,敢问荆州之绢。”
网络解释
胡威绢胡威绢,喻父子以清廉互励。出自《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胡广传》
综合释义
晋胡威少有志向,厉操清白。父质为荆州刺史,威往省。告归,质赐绢一匹,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於何得此绢?”质曰:“是俸禄之餘,故以为汝道路粮耳。”威始受之。见《三国志·魏志·胡威传》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晋阳秋》及《晋书·胡威传》。后以“胡威绢”为父子以清廉互励的典实。唐李商隐《送郑大台文南觐》诗:“君怀一匹胡威绢,争拭酬恩泪得乾。”唐李商隐《为柳珪谢京兆公启》之二:“虽才非张载,未刊剑阁之铭;而志慕胡威,敢问荆州之绢。”
汉语大词典
晋胡威少有志向,厉操清白。父质为荆州刺史,威往省。告归,质赐绢一匹,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俸禄之馀,故以为汝道路粮耳。”威始受之。见《三国志·魏志·胡威传》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晋阳秋》及《晋书·胡威传》。后以“胡威绢”为父子以清廉互励的典实。唐李商隐《送郑大台文南觐》诗:“君怀一匹胡威绢,争拭酬恩泪得乾。”唐李商隐《为柳圭谢京兆公启》之二:“虽才非张载,未刊剑阁之铭;而志慕胡威,敢问荆州之绢。”
胡威绢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