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存思
cún sī

【拼音】:cún sī

【注音】:ㄘㄨㄣˊㄙ

【结构】:存(半包围结构)思(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存思的解释
词语解释
1.用心思索。存思[cúnsī]⒈用心思索。
基础解释
用心思索。
引证解释
⒈用心思索。引唐皇甫枚《三水小牍·侯元》:“若图谋不轨,祸必丧身,且归存思。如欲謁吾,但至心扣石,当有应门者。”《云笈七籤》卷四三:“是故为学之基,以存思为首;存思之功,以五藏为盛。”
网络解释
存思存思,又称存想、存神,简称存。存指意念的存放,思指瞑思其形。唐司马承祯《天隐子》曰:“存谓存我之神,想谓想我之身。”就是说存思自己身上的神。道教认为神无所不在,无所不存,身内身外皆有神,如果能存思这些神,神就会安置其身,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如《云笈七签》卷四十三《存思》曰:“为学之基,以存思为首。常行之智静神凝,除欲中静,如玉山内明,得斯时理,久视长生也。”道教的存思法主要有二十四真法、二十四神行事诀、九室存思法、七童卧斗法等。
综合释义
用心思索。唐皇甫枚《三水小牍·侯元》:“若图谋不轨,祸必丧身,且归存思。如欲謁吾,但至心扣石,当有应门者。”《云笈七籤》卷四三:“是故为学之基,以存思为首;存思之功,以五藏为盛。”存思[cúnsī]
汉语大词典
用心思索。唐皇甫枚《三水小牍·侯元》:“若图谋不轨,祸必丧身,且归存思。如欲谒吾,但至心扣石,当有应门者。”《云笈七签》卷四三:“是故为学之基,以存思为首;存思之功,以五藏为盛。”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存思造句
1.是存思法中一种重要思想,就是指修炼者闭目存思,潜神入定后,内观形体,神气充溢而使体内朗然洞彻的景象。
2.存思之法,存心养性以事天,聚精会神而合道。
3.新年来到不忘你,随着新春问候你;鲜花温馨献给你,快乐颂歌歌唱你;写上春联赞颂你,平安富贵属于你;友谊长存思念你,真心诚意祝福你:新年好!
4.而聚气就和存思一样,都是一种积累,通过吐故纳新来完成对体内真气的积累,从而由内而外的达到引气入体的目的。
5.施今墨见墙上刻了许多辟谷、服药、吞气、隐沦、变化、导引、召神、乘云、存思、执符等秘法,皆为道家好气之术。
6.所存思的对象,除了宗教色彩很浓的身内外神真、仙境、天宫等外,还有日月光明、云雾、五方四时之气、紫气等自然景物。
7.25万巫力,在超占事略决里学得咒禁存思,拥有让人复活的力量。
8.而聚气就和存思一样,都是一种积累,通过吐故纳新来完成对体内真气的积累,从而由内而外的达到引气入体的目的。[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89488/存思造句]
9.25万巫力,在超占事略决里学得咒禁存思,拥有让人复活的力量。(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存思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