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退避三舍
退
tuì bì sān shè

【拼音】:tuì bì sān shè

【注音】:ㄊㄨㄟˋㄅ一ˋㄙㄢㄕㄜˋ

【词性】:动词、成语。

【简体】:退避三舍

【繁体】:退避三舍

字义分解
退避三舍的解释
词语解释
退避三舍tuìbì-sānshè。(1)比喻对人让步,避免冲突。
基础解释
春秋时,晋、楚两国交战,晋国公子重耳遵守诺言,主动把军队后撤九十里。比喻对人让步或回避。
引证解释
⒈舍,军行三十里。后重耳返国执政,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果“退三舍以辟之”。引春秋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楚成王礼遇重耳,并问:“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穀?”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后因以“退避三舍”表示退让,不敢与争。明叶宪祖《鸾鎞记·京晤》:“似你这般诗才,不怕杜羔不退避三舍。”《儒林外史》第十回:“贤侄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七章:“可是一碰到嘴巴不闲的吴教授,他却要退避三舍,再也轮不到他。”
综合释义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我说姊姊不过,只得~了。◎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二回
网友释义
退避三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汉语大词典
春秋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楚成王礼遇重耳,并问:“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舍,军行三十里。后重耳返国执政,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果“退三舍以辟之”。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后因以“退避三舍”表示退让,不敢与争。明叶宪祖《鸾鎞记·京晤》:“似你这般诗才,不怕杜羔不退避三舍。”《儒林外史》第十回:“贤侄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七章:“可是一碰到嘴巴不闲的吴教授,他却要退避三舍,再也轮不到他。”
国语辞典
比喻遇到实力很强的对手,为避免正面冲突折损太多,乃主动让步,不与人争。参见「辟君三舍」条。
辞典修订版
比喻遇到实力很强的对手,为避免正面冲突折损太多,乃主动让步,不与人争。参见「辟君三舍」条。《儒林外史.第一零回》:「贤侄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镜花缘.第五六回》:「非独本郡众人所不能及,即天下闺才,亦当退避三舍哩!」
辞典简编版
舍,古代行军时每三十里就停下来休息;三舍指九十里。退避三舍指为避免正面冲突或因害怕而主动让步逃避,不与对方相抗。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造句】那位老师因为面貌严肃,上课时又严厉,许多学生看见他都退避三舍,唯恐被他叫住训话。
成语词典版
01.明.李开先〈遵岩王参政传〉:「仲子生有奇资灵性,……年十三四,不惟尽通举子业,而且多读古人书,受学于媿虚易时中,媿虚谓当退避三舍。」02.《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我笑道:『我说姊姊不过,只得退避三舍了。』」03.《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曾、仲两个依然是一般盛气相向,一边狂态逼人,把个冉望华直吓得退避三舍。」04.《隋唐演义.第四六回》:「徐懋功道:『弟前往寨中晤刘文静兄,盛称吾兄文章经济,才识敏达,世所罕有。今日到此,弟当退避三舍矣!』」05.《儒林外史.第一零回》:「贤侄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06.《镜花缘.第五六回》:「可见二位姐姐学问,非独本郡众人所不能及,即天下闺才,亦当退避三舍哩。」
其他释义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典故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战国时晋国国君重耳在与楚军交战中;信守当年立下的诺言开战前先退军九十里。”
近反义词
退避三舍造句
1.至于我自己,哪怕看管地狱之门的三个头的怪犬也吓不住我,可是有人要请我作客,大摆筵席,那稳可以吓得我退避三舍,我认为这大约是客气地兜圈子暗示我以后不必再去麻烦他了。
2.这种恶霸出现,任谁都要退避三舍
3.晋文公退避三舍,才有了大败敌军的胜果;李白与友人相约出游,友人路途暴病而亡,李白为友人守丧,甚至老虎来了也毫不退缩。
4.真是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我本来对音乐没有十分的兴趣,从那时起更是退避三舍
5.只见金色符印所过之处,无论是龙马还是修士纷纷退避三舍,来不及退避的部分修士以及龙马只在刹那间死于非命,血崩而亡。
6.学会了对爱情退避三舍,学会远离生命里那些原本可以躲避的伤害,我已经失去了对于爱情奋不顾身的勇气。
7.可见二位仁兄的学问,不但本校众人所不能及,即使天下文才,也当退避三舍哩! 
8.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退避三舍,养精蓄锐。
9.见有警察来,他立即退避三舍
10.面对他们的无理取闹,我只能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