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1.亦作'焚荡'。2.焚毁;烧光。
基础解释
亦作/'焚荡/',亦作/'焚荡/'。焚毁;烧光。
引证解释
⒈亦作“焚盪”。焚毁;烧光。见“焚荡”。引《后汉书·儒林传序》:“后长安之乱,一时焚荡,莫不泯尽焉。”《晋书·褚翜传》:“时京邑焚荡,人物凋残,翜收集散亡,甚有惠政。”《旧五代史·梁书·杨师厚传》:“师厚总大军直抵镇州城下,焚盪閭舍。”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及周师入郢,咸自焚荡。”
网络解释
焚荡焚荡,汉语词汇。
释义
焚毁;烧光。
综合释义
亦作“焚盪”。焚毁;烧光。《后汉书·儒林传序》:“后长安之乱,一时焚荡,莫不泯尽焉。”《晋书·褚翜传》:“时京邑焚荡,人物凋残,翜收集散亡,甚有惠政。”《旧五代史·梁书·杨师厚传》:“师厚总大军直抵镇州城下,焚盪閭舍。”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及周师入郢,咸自焚荡。”见“焚荡”。
网友释义
féndàngㄈㄣˊㄉㄤˋ焚荡亦作“焚汤”。焚毁;烧光。《后汉书·儒林传序》:“后长安之乱,一时焚荡,莫不泯尽焉。”《晋书·褚翜传》:“时京邑焚荡,人物凋残,翜收集散亡,甚有惠政。”《旧五代史·梁书·杨师厚传》:“师厚总大军直抵镇州城下,焚汤闾舍。”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及周师入郢,咸自焚荡。”
汉语大词典
亦作“焚荡”。焚毁;烧光。《后汉书·儒林传序》:“后长安之乱,一时焚荡,莫不泯尽焉。”《晋书·褚翜传》:“时京邑焚荡,人物凋残,翜收集散亡,甚有惠政。”《旧五代史·梁书·杨师厚传》:“师厚总大军直抵镇州城下,焚荡闾舍。”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及周师入郢,咸自焚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