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叙用
xù yòng

【拼音】:xù yòng

【注音】:ㄒㄨˋㄩㄥˋ

【结构】:叙(左右结构)用(独体结构)

【简体】:叙用

【繁体】:敘用

字义分解
叙用的解释
词语解释
(动)录用;任用(官吏):永不~。叙用[xùyòng]⒈亦作“叙用”。⒉分等级进用。
基础解释
(动)录用;任用(官吏):永不~。
引证解释
⒈亦作“叙用”。分等级进用。引《三国志·魏志·文昭甄皇后传》:“﹝明帝﹞又尝梦见后,於是差次舅氏亲疏高下,敍用各有差,赏赐累鉅万。”唐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若此,则叙用之式恒,而尺寸之才无所弃矣。”
网络解释
叙用叙用,汉语词语,
释义
指分等级进用。
综合释义
亦作“叙用”。分等级进用。《三国志·魏志·文昭甄皇后传》:“﹝明帝﹞又尝梦见后,於是差次舅氏亲疏高下,敍用各有差,赏赐累鉅万。”唐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若此,则叙用之式恒,而尺寸之才无所弃矣。”
网友释义
叙用,读音xùyòng,汉语词语,指分等级进用。出自《三国志·魏志·文昭甄皇后传》:“﹝明帝﹞又尝梦见后,於是差次舅氏亲疏高下,敍用各有差,赏赐累钜万。”
汉语大词典
亦作“叙用”。分等级进用。《三国志·魏志·文昭甄皇后传》:“﹝明帝﹞又尝梦见后,于是差次舅氏亲疏高下,叙用各有差,赏赐累钜万。”唐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若此,则叙用之式恒,而尺寸之才无所弃矣。”
国语辞典
进用。叙用[xùyòng]⒈进用。引《三国志·卷五·魏书·后妃传·文昭甄皇后传》:「又尝梦见后,于是差次舅氏亲疏高下,叙用各有差,赏赐累钜万。」唐·元稹〈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若此,则叙用之典恒,而尺寸之才无所弃矣。」
辞典修订版
进用。《三国志.卷五.魏书.后妃传.文昭甄皇后传》:「又尝梦见后,于是差次舅氏亲疏高下,叙用各有差,赏赐累钜万。」唐.元稹〈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若此,则叙用之典恒,而尺寸之才无所弃矣。」
其他释义
1.亦作'叙用'。2.分等级进用。
叙用造句
1.依家法,凡勾结外人出卖镖局者,当挑断犯事之人手脚筋,废除武功,逐出镖局,永不叙用
2.微臣奏请万岁,取消张好古殿试资格,将张好古即刻逐出皇宫,永不叙用,以正国法。
3.来人,将老匹夫轰出京城,永不叙用
4.内外官人被诸道按察使及御史所摘伏,咸宜洗涤;选日依次叙用
5.你还指望他们叙用你啊,别做梦了。
6.甲午战败,前清组建新军,我北洋是武卫右军,而甘肃提督董福祥则为武卫后军,庚子国变后董福祥被革职永不叙用后,甘军便成一盘散沙。
7.此后风声渐传入吴恕耳中,吴恕也只是一笑而过,只是寻了个机会将那大臣贬出京城永不叙用了事。
8.凡降调而级不足以及无级可降,则议革职,又有革职留任、革职、革职永不叙用三种。
9.革职留任处罚最轻,名实不符;革职是真正的免职;而革职永不叙用处罚最重,等于判处了官员的仕途死刑。
10.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
叙用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