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至知
zhì zhī

【拼音】:zhì zhī

【注音】:ㄓˋㄓ

【结构】:至(上下结构)知(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至知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最高的智慧;最有智慧的人。知﹐通'智'。
基础解释
最高的智慧;最有智慧的人。知﹐通/'智/'。
引证解释
⒈最高的智慧;最有智慧的人。知,通“智”。引《庄子·庚桑楚》:“至义不物,至知不谋。”成玄英疏:“率性而照,非谋謨而智,斯至智也。”《庄子·外物》:“夫流遁之志,决絶之行,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与!”
网络解释
至知至知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ìzhī,是指最高的智慧;最有智慧的人。
综合释义
最高的智慧;最有智慧的人。知,通“智”。《庄子·庚桑楚》:“至义不物,至知不谋。”成玄英疏:“率性而照,非谋謨而智,斯至智也。”《庄子·外物》:“夫流遁之志,决絶之行,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与!”
至知造句
1.礼部尚书那数万字的慷慨激昂,一下子将浙江全省上至巡抚、布政使,下至知州、知县参了个够,仔细计算下来,浙江全省有半数以上官员要被撤职查办。
2.更重要的是,你可以知道这些网站的类型,甚至知道一个特定的网站被屏蔽。
3.对他们多数人来讲,所谓的“至知”就是精通阿谀奉迎的厚黑学;所谓“格物”就是如何精确辨认真假茅台和高级香烟。
4.最自在安乐的心境,理论上是如婴儿般纯真,纯真到被骗也一无所知,甚至知道了也纯情得认为那是凑巧遇人不淑,继续以赤子之眼看世界。只要损失得起,无所求而无所惧。
5.中国人有一种矛盾思想,即是:要子孙生存,而自己也想活得长久,永远不死;及至知道没法可想,非死不可了,却希望自己的尸身永远不腐烂。
6.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7.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8.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9.她背着空空的行囊上路,一路拾捡,也一路丢失,从不问得到与失去的多少。她甚至知道,也许有一天就这样在路上消亡,像落花一样随水飘零,不知道会流向哪里,也不知道哪里是归宿。白落梅 
10.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教育也如此,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本质,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莫言
至知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