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注疏
zhù shū

【拼音】:zhù shū

【注音】:ㄓㄨˋㄕㄨ

【结构】:注(左右结构)疏(左右结构)

【简体】:注疏

【繁体】:注疏

字义分解
注疏的解释
词语解释
注疏zhùshū。(1)古籍的“注”和“疏”的合称。注疏[zhùshū]⒈古籍的“注”和“疏”的合称。例《十三经注疏》英notesandcommentaries;
引证解释
⒈注和疏的并称。注,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注、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宋人将十三经之汉注唐疏合刊,“注疏”之称始流行。引唐韩愈《冬荐官殷侑状》:“前件官兼通三传,傍习诸经,注疏之外,自有所得……以臣所见,堪任御史、太常博士。”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国史云:‘庆历以前,学者尚文辞,多守章句注疏之学。’”清俞樾《茶香室丛钞·舍注疏立异论》:“若舍注疏而立异论,不可輒许。”郭沫若《文艺论集·王阳明礼赞》:“儒家的精神、孔子的精神,透过后代注疏的凸凹镜后是已经歪变了的。”⒉记述,记载。引《三国志·蜀志·杨戏传》:“其戏之所赞而今不作传者,余皆注疏本末於其辞下,可以觕知其髣髴云尔。”晋袁宏《<后汉纪>序》:“末吏区区,注疏而已,其所称美,止於事义。”注解和解释注解的文字。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一:“盖举子专诵王氏章句,而不解义,正如学究诵註疏尔。”明庄元臣《叔苴子》卷六:“註疏非不能解经也,习於成解而废夫研寻,则人之得之也不深。”清昭槤《啸亭杂录·陆中丞》:“公所著《切问斋丛书》,皆选本朝诸名臣奏疏见诸施行者,各分门类,其註疏尤详备。”
网络解释
注疏注文和疏解的合称。对于文章或书籍正文做解释的文字称为注,或注解、注释,对某些典籍、古文献做注始于汉代。先秦是我国学术昌盛的第一个重要时期,流传下来大批典籍、文献,但由于语言的发展,文字的变迁,史料的缺遗和分散,汉代人已很难读懂,从而一些学者专门为这些古书做注解。注解又有传、笺、章句等名称。传,有转授、相承师说的意思,一般指阐明经义;笺,是说明作者的用心,或断以己意;章句,指分析正文的章节句逗;它们是各有不同角度的。及至唐代,许多汉人的注解也已不易理解。于是产生了新的注解形式,即注解者既注解正文,也注解前人的注解,也就是总的加以疏通,这种注解称为“疏”,也称“正义”,如《周礼》有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尚书》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等。宋以前注和疏是分别印行的,后来则合为一本书,一般的排列是先注后疏,合称注疏。汉代学者主要是注解经书,后世历代学者对许多重要古籍均从事了注解工作,注解的内容、范围、体例也日益扩展和完善,如所注的范围有词语的音义,来源;引文、典故的出处;人名、地名、年代、方位和史实的考证;以及划分段落,串讲大意等等。注解的方式又有夹注、脚注、篇末注等等。
网友释义
注文和疏解的合称。对于文章或书籍正文做解释的文字称为注,或注解、注释,对某些典籍、古文献做注始于汉代。先秦是我国学术昌盛的第一个重要时期,流传下来大批典籍、文献,但由于语言的发展,文字的变迁,史料的缺遗和分散,汉代人已很难读懂,从而一些学者专门为这些古书做注解。注解又有传、笺、章句等名称。传,有转授、相承师说的意思,一般指阐明经义;笺,是说明作者的用心,或断以己意;章句,指分析正文的章节句逗;它们是各有不同角度的。及至唐代,许多汉人的注解也已不易理解。于是产生了新的注解形式,即注解者既注解正文,也注解前人的注解,也就是总的加以疏通,这种注解称为“疏”,也称“正义”,如《周礼》有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尚书》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等。宋以前注和疏是分别印行的,后来则合为一本书,一般的排列是先注后疏,合称注疏。汉代学者主要是注解经书,后世历代学者对许多重要古籍均从事了注解工作,注解的内容、范围、体例也日益扩展和完善,如所注的范围有词语的音义,来源;引文、典故的出处;人名、地名、年代、方位和史实的考证;以及划分段落,串讲大意等等。注解的方式又有夹注、脚注、篇末注等等。
汉语大词典
(1).注和疏的并称。注,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注、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宋人将十三经之汉注唐疏合刊,“注疏”之称始流行。唐韩愈《冬荐官殷侑状》:“前件官兼通三传,傍习诸经,注疏之外,自有所得……以臣所见,堪任御史、太常博士。”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国史云:‘庆历以前,学者尚文辞,多守章句注疏之学。’”清俞樾《茶香室丛钞·舍注疏立异论》:“若舍注疏而立异论,不可辄许。”郭沫若《文艺论集·王阳明礼赞》:“儒家的精神、孔子的精神,透过后代注疏的凸凹镜后是已经歪变了的。”(2).记述,记载。《三国志·蜀志·杨戏传》:“其戏之所赞而今不作传者,余皆注疏本末于其辞下,可以觕知其髣髴云尔。”晋袁宏《〈后汉纪〉序》:“末吏区区,注疏而已,其所称美,止于事义。”注解和解释注解的文字。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一:“盖举子专诵王氏章句,而不解义,正如学究诵注疏尔。”明庄元臣《叔苴子》卷六:“注疏非不能解经也,习于成解而废夫研寻,则人之得之也不深。”清昭梿《啸亭杂录·陆中丞》:“公所著《切问斋丛书》,皆选本朝诸名臣奏疏见诸施行者,各分门类,其注疏尤详备。”
国语辞典
注解及阐释注解的文字合称为「注疏」。注疏[zhùshù]⒈注解及阐释注解的文字合称为「注疏」。引唐·韩愈〈冬荐官殷侑状〉:「前件官兼通三传,傍习诸经,注疏之外,自有所得。」宋·邢昺〈孝经注疏序〉:「奥旨微言,已备解乎注疏。」
辞典修订版
注解及阐释注解的文字合称为「注疏」。唐.韩愈〈冬荐官殷侑状〉:「前件官兼通三传,傍习诸经,注疏之外,自有所得。」宋.邢昺〈孝经注疏序〉:「奥旨微言,已备解乎注疏。」
辞典简编版
注解及阐释注解的文字合称为「注疏」。如《周礼注疏》就包括汉代郑玄的注及唐代贾公彦的疏。 【造句】《十三经注疏》
其他释义
1.注和疏的并称。注,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注﹑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宋人将十三经之汉注唐疏合刊,'注疏'之称始流行。2.记述,记载。
注疏造句
1.当我把持着它,我想到的是子期执着的目光和专注的神情,他的注疏,他的自豪,他的纯洁,他的永远天真,他的优游自在。
2.该文探讨了章句的特征及其与传、说、故等注疏体裁的差别,章句与章句之学产生的时间,以及章句之学兴盛和衰落的原因。
3.男现阅《十三经注疏》,春闱即应经试,无论得第与否,必乞假归省,以朴漫游之罪,稍承菽水之欢。
4.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除了一些典籍的注疏和集成以外,在工具书出版方面,也只是产生了中华大字典、辞源、辞海等少数辞书。
5.《庄子》一书遭到了以郭象为首的儒家注疏者长达一千七百年的篡改曲解,致使庄学奥义千古沉埋,鲜有知者。
6.“寡人”一词在古代注疏中一般都认为是君王用以自称的谦词,含有“少德之人”的含义。
7.中华文明一脉相传没有中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对文明成果不断归纳总结,补充完善,中国古代经书的注疏充分显示了这一特点。
8.如果对古籍的注疏进行分析和研究,就可以理清各个时期学者的语言学观点,从而丰富和完善中国语言学史。
9.在为《论语》注疏时,他认为这里的“仕”,即所谓“言人仕官”。
10.读书当从经学始,经学当从注疏始,读注疏不终卷而思卧者,是不能潜心研索,终身不知有圣贤诸儒经传之学矣……
注疏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