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玉字
yù zì

【拼音】:yù zì

【注音】:ㄩˋㄗˋ

【结构】:玉(独体结构)字(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玉字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刻于玉上的文字,多指仙道书的内容。2.对他人文字的美称。玉字[yùzì]⒈刻于玉上的文字,多指仙道书的内容。⒉对他人文字的美称。
基础解释
刻于玉上的文字,多指仙道书的内容。对他人文字的美称。
引证解释
⒈刻于玉上的文字,多指仙道书的内容。引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庚子,﹝禹﹞登宛委山,发金简之书,案金简玉字,得通水之理。”南朝梁沉约《桐柏山金庭馆碑》:“金简玉字之书,玄霜絳雪之宝,俗士所不能窥,学徒不敢轻慕。”宋陆游《游学射山遇景道人》诗:“若人真我友,玉字当共读。”⒉对他人文字的美称。引唐李白《洞庭醉后送吕使君杲流澧州》诗:“赠剑刻玉字,延平两蛟龙。”
综合释义
刻于玉上的文字,多指仙道书的内容。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庚子,﹝禹﹞登宛委山,发金简之书,案金简玉字,得通水之理。”南朝梁沉约《桐柏山金庭馆碑》:“金简玉字之书,玄霜絳雪之宝,俗士所不能窥,学徒不敢轻慕。”宋陆游《游学射山遇景道人》诗:“若人真我友,玉字当共读。”对他人文字的美称。唐李白《洞庭醉后送吕使君杲流澧州》诗:“赠剑刻玉字,延平两蛟龙。”
汉语大词典
(1).刻于玉上的文字,多指仙道书的内容。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庚子,﹝禹﹞登宛委山,发金简之书,案金简玉字,得通水之理。”南朝梁沈约《桐柏山金庭馆碑》:“金简玉字之书,玄霜绛雪之宝,俗士所不能窥,学徒不敢轻慕。”宋陆游《游学射山遇景道人》诗:“若人真我友,玉字当共读。”(2).对他人文字的美称。唐李白《洞庭醉后送吕使君杲流澧州》诗:“赠剑刻玉字,延平两蛟龙。”
其他释义
1.刻于玉上的文字,多指仙道书的内容。2.对他人文字的美称。
玉字造句
1.而悲秋题材与云雨意象都是战国时代宋玉所奠定,且柳永常常以宋玉自况,集中多次出现“宋玉”字眼。
2.玉在人们的心目中总是晶莹、明洁,美丽的,许多美好的东西都用“玉”字来形容。
3.我们在原帖影像里加深墨色,觉察出了右部的印迹,左部也不是单人旁,可能是偏旁“玉”字的草写。(www.chazidian.com/zj-395005/玉字造句)
4.我们在原帖影像里加深墨色,觉察出了右部的印迹,左部也不是单人旁,可能是偏旁“玉”字的草写。(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
5.我们在原帖影像里加深墨色,觉察出了右部的印迹,左部也不是单人旁,可能是偏旁“玉”字的草写。www。chazidian。com/zj-395005/玉字造句
玉字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