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一脔
yī luán

【拼音】:yī luán

【注音】:一ㄌㄨㄢˊ

【词性】:数量词。

【结构】:一(独体结构)脔(上下结构)

【繁体】:一臠

字义分解
一脔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一块切成方形的肉。用作数量词。一块。一脔[yīluán]⒈一块切成方形的肉。用作数量词。一块。
引证解释
⒈一块切成方形的肉。引《庄子·至乐》:“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臠。”《淮南子·说林训》:“尝一臠肉而知一鑊之味。”宋秦观《与参寥大师简》:“黄诗未有力尽飜去,且録数篇,尝一臠足知一鼎味也。”⒉用作数量词。一块。引《淮南子·说林训》:“尝一臠肉而知一鑊之味。”
网络解释
一脔《庄子·至乐》:“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臠。”宋秦观《与参寥大师简》:“黄诗未有力尽飜去,且録数篇,尝一臠足知一鼎味也。”
综合释义
一块切成方形的肉。《庄子·至乐》:“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臠。”《淮南子·说林训》:“尝一臠肉而知一鑊之味。”宋秦观《与参寥大师简》:“黄诗未有力尽飜去,且録数篇,尝一臠足知一鼎味也。”用作数量词。一块。《淮南子·说林训》:“尝一臠肉而知一鑊之味。”
网友释义
《横越生命中的撒哈拉》是延边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拿破仑·希尔。
汉语大词典
(1).一块切成方形的肉。《庄子·至乐》:“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淮南子·说林训》:“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宋秦观《与参寥大师简》:“黄诗未有力尽翻去,且录数篇,尝一脔足知一鼎味也。”(2).用作数量词。一块。《淮南子·说林训》:“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
其他释义
1.一块切成方形的肉。2.用作数量词。一块。
一脔造句
1.难怪岑仲勉先生会作出“当日祆教之分布,观此可得其一脔”的推测。
2.李老还没有写完这本书就去世了,我们只能尝鼎一脔,从中体会他的学术观点。
3.想不到有朝一日,我竟能成为禁鼎一脔!也罢,就当今生在此革旧鼎新,待我来世借你问鼎中原!
4.我没有拉过《梁祝》,一没有谱子,二段位不高,故不敢尝鼎一脔
5.毫无疑问,短文只能点到为止,那三百多幅图像,也只是尝鼎一脔
6.“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麟脯矣。
7.以后该读的便是莎士比亚的戏剧,若不能全读,则哈姆雷特、罗蜜欧与朱丽叶,总该尝鼎一脔的。
8.“海外侨亲思一脔,莼羹鲈脍故园情”。
9.尝鼎一脔,施雨涵酒量自然是空前绝后的。
10.为尝鼎一脔,闹到如此地步,虽事关礼仪,毕竟太过分了,却也可窥见饮食在国人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一脔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