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参两
cān liǎng

【拼音】:cān liǎng

【注音】:ㄘㄢㄌ一ㄤˇ

【结构】:参(上下结构)两(独体结构)

【繁体】:參兩

字义分解
参两的解释
词语解释
指天与地。语本《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参两[cānliǎng]⒈指天与地。语本《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
基础解释
指天与地。
引证解释
⒈参见“参天两地”。参见“参天两地”。引指天与地。语本《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於阴阳而立卦。”宋张载《正蒙·参两》:“地所以两,分刚柔男女而效之,法也;天所以参,一太极两仪而象之,性也。”明杨慎《艺林伐山·四七参两》:“《春秋纬》,诸侯上象四七,三公寅亮参两。”四七,指二十八宿。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幽赞参两,功则宏矣。”
网络解释
参两北宋哲学家张载的《正蒙·参两》对这对范畴作了明确的阐述。“参两”来源于《周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参意思同三。
综合释义
指天与地。语本《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於阴阳而立卦。”宋张载《正蒙·参两》:“地所以两,分刚柔男女而效之,法也;天所以参,一太极两仪而象之,性也。”明杨慎《艺林伐山·四七参两》:“《春秋纬》,诸侯上象四七,三公寅亮参两。”四七,指二十八宿。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幽赞参两,功则宏矣。”参见“参天两地”。参两[cānliǎng]
汉语大词典
指天与地。语本《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宋张载《正蒙·参两》:“地所以两,分刚柔男女而效之,法也;天所以参,一太极两仪而象之,性也。”明杨慎《艺林伐山·四七参两》:“《春秋纬》,诸侯上象四七,三公寅亮参两。”四七,指二十八宿。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幽赞参两,功则宏矣。”参见“参天两地”。
其他释义
1.指天与地。语本《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
参两造句
1.卷首列《河图四十徵误之图》,还有《参天两地倚数之图》、《参伍以变错综数图》和《参两错综会变总图》等图。
2.炎热夏至巧养生,方便实用活血茶,三七粉每天一克,补虚强壮又降压,丹参两到三克泡,调节血脂促循环,山楂冬青煎水饮,强心通脉清热佳。愿快乐安康!
3.日本天皇发表讲话后,众参两院议长、最高法院长官和遗属代表将相继发言,而后出席者将向灵坛献花。(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zj-48608/)
参两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