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信炮
xìn pào

【拼音】:xìn pào

【简体】:信炮

【繁体】:信炮

字义分解
信炮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军事行动中,按事先约定鸣放的号炮。⒉ 按时所放之炮。旧时官署按时放炮,使远近皆知,以便计时。如报晓炮、午时炮等。参阅《清通志·职官五》。信炮[xìnpào]⒈军事行动中,按事先约定鸣放的号炮。⒉按时所放之炮。旧时官署按时放炮,使远近皆知,以便计时。如报晓炮、午时炮等。参阅《清通志·职官五》。
基础解释
军事行动中,按事先约定鸣放的号炮。按时所放之炮。旧时官署按时放炮,使远近皆知,以便计时。如报晓炮﹑午时炮等。参阅《清通志.职官五》。
引证解释
⒈ 军事行动中,按事先约定鸣放的号炮。引:《三国演义》第一〇一回:“城上万弩齐发,矢石如雨,魏兵不敢前进。忽然魏军中信礮连声,三军大惊,又不知何处兵来。”⒉ 按时所放之炮。旧时官署按时放炮,使远近皆知,以便计时。如报晓炮、午时炮等。参阅《清通志·职官五》。⒈军事行动中,按事先约定鸣放的号炮。引《三国演义》第一〇一回:“城上万弩齐发,矢石如雨,魏兵不敢前进。忽然魏军中信礮连声,三军大惊,又不知何处兵来。”⒉按时所放之炮。旧时官署按时放炮,使远近皆知,以便计时。如报晓炮、午时炮等。参阅《清通志·职官五》。
综合释义
军事行动中,按事先约定鸣放的号炮。《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城上万弩齐发,矢石如雨,魏兵不敢前进。忽然魏军中信礮连声,三军大惊,又不知何处兵来。”按时所放之炮。旧时官署按时放炮,使远近皆知,以便计时。如报晓炮、午时炮等。参阅《清通志·职官五》。
汉语大词典
(1).军事行动中,按事先约定鸣放的号炮。《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城上万弩齐发,矢石如雨,魏兵不敢前进。忽然魏军中信炮连声,三军大惊,又不知何处兵来。”(2).按时所放之炮。旧时官署按时放炮,使远近皆知,以便计时。如报晓炮、午时炮等。参阅《清通志·职官五》。
国语辞典
⒈ 军队中作为接应信号所放的炮。⒉ 按时所放的炮。如旧日衙署天明时的报晓炮。信炮[xìnpào]⒈军队中作为接应信号所放的炮。⒉按时所放的炮。如旧日衙署天明时的报晓炮。
辞典修订版
军队中作为接应信号所放的炮。按时所放的炮。如旧日衙署天明时的报晓炮。
其他释义
1.军事行动中,按事先约定鸣放的号炮。2.按时所放之炮。旧时官署按时放炮,使远近皆知,以便计时。如报晓炮﹑午时炮等。参阅《清通志.职官五》。
信炮造句
1.看到信炮响起,狼主可带众兵士火速攻山,咱们内外夹攻,必然可以拿下牛头山,活捉赵构小儿。
2.桑维翰携石敬瑭书信出使契丹,递上奏表,辽太宗耶律德光大喜,石敬瑭所提之是尽皆应允,约言整兵五日,举六万雄兵南下相助,以信炮为号。[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信炮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