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西
tóng shān xī bēng,luò zhōng dōng yìng

【拼音】:tóng shān xī bēng,luò zhōng dōng yìng

【简体】: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繁体】:銅山西崩,洛鐘東應

字义分解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荆州曾问远公:'《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孝武皇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三日三夜不止。诏问太史待诏王朔,朔言恐有兵气。更问东方朔,朔曰:'臣闻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以阴阳气类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钟先鸣。《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精之至也。其应在后五日内。'居三日,南郡太守上书言山崩,延袤二十余里。”后以“铜山西崩,洛钟东应”表示重大事件彼此互相影响。
引证解释
⒈ 精之至也。其应在后五日内。’居三日,南郡太守上书言山崩,延袤二十餘里。”后以“铜山西崩,洛鐘东应”表示重大事件彼此互相影响。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荆州曾问远公:‘《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灵鐘东应,便是《易》耶?’”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孝武皇帝时,未央宫前殿鐘无故自鸣,三日三夜不止。詔问太史待詔王朔,朔言恐有兵气。更问东方朔,朔曰:‘臣闻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以阴阳气类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鐘先鸣。《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此义易明,铜山西崩,洛鐘东应,不以远而阻也。”梁启超《新民说》十六:“此中消息,殆如铜山西崩,洛鐘东应。感召之机,銖黍靡忒。”唐弢《侧面》:“铜山西崩,洛钟东应,一唱一和,互相支持。”
网友释义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tóngshānxībēnɡ,luòzhōngdōngyìng)是八字成语,作宾语、分句;比喻同类事物互相感应。
汉语大词典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荆州曾问远公:‘《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孝武皇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三日三夜不止。诏问太史待诏王朔,朔言恐有兵气。更问东方朔,朔曰:‘臣闻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以阴阳气类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钟先鸣。《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精之至也。其应在后五日内。’居三日,南郡太守上书言山崩,延袤二十馀里。”后以“铜山西崩,洛钟东应”表示重大事件彼此互相影响。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此义易明,铜山西崩,洛钟东应,不以远而阻也。”梁启超《新民说》十六:“此中消息,殆如铜山西崩,洛钟东应。感召之机,铢黍靡忒。”唐韬《侧面》:“铜山西崩,洛钟东应,一唱一和,互相支持。”
国语辞典
⒈ 汉武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东方朔预测山恐会崩毁,故钟先鸣。三日后果有山崩绵延二十余里。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句下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比喻重大事件,彼此互相感应,互相影响。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三·槐西杂志三》:「此义易明。铜山西崩,洛钟东应,不以远而阻也。」
辞典修订版
汉武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东方朔预测山恐会崩毁,故钟先鸣。三日后果有山崩绵延二十余里。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句下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比喻重大事件,彼此互相感应,互相影响。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三.槐西杂志三》:「此义易明。铜山西崩,洛钟东应,不以远而阻也。」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汉武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东方朔预测山恐会崩毁,故钟先鸣。三日后果有山崩绵延二十余里。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句下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比喻重大事件,彼此互相感应,互相影响。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槐西杂志三:此义易明。铜山西崩,洛钟东应,不以远而阻也。
其他释义
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响。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铜山西崩,灵钟应应。”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造句
1.“铜山西崩,洛钟东应”,“五都”选情的相互联动,尤其选前任何突发状况,牵一发动全身,都必须缜密以对,以免造成翻盘效果。 
2.铜山西崩,洛钟东应,武帝以为灵感;二瑟分置,鼓宫宫动,庄周视为神异……
3.按此亦铜山西崩,洛钟东应,自然之理也。
4.“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内阁部长”折损太厉害,年底地方选举只剩四个月,行政当局神经绷紧,已无法承担进一步的灾害控损。(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