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蠖屈
huò qū

【拼音】:huò qū

【注音】:ㄏㄨㄛˋㄑㄨ

【结构】:蠖(左右结构)屈(半包围结构)

【简体】:蠖屈

【繁体】:蠖屈

字义分解
蠖屈的解释
词语解释
形容像尺蠖一样的屈曲之形。蠖屈[huòqū]⒈形容像尺蠖一样的屈曲之形。⒉比喻人不遇时,屈居下位或退隐。
引证解释
⒈形容像尺蠖一样的屈曲之形。引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三臺妙迹,龙伸蠖屈之书;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⒉比喻人不遇时,屈居下位或退隐。引晋潘尼《赠侍御史王元贶》诗:“蠖屈固小往,龙翔迺大来。”宋范仲淹《依韵和安陆孙司谏见寄》:“相其直道了无悔,寧争蠖屈与鹏騫。”明归有光《祭方御史文》:“公孙蠖屈於南宫之试,予亦瓠落於东海之滨。”王闿运《上征赋》:“儼长大而受侮兮,宛蠖屈于泥涂。”
网络解释
蠖屈蠖屈,汉语词汇。
释义
1、形容像尺蠖一样的屈曲之形。2.比喻人不遇时,屈居下位或退隐。
综合释义
形容像尺蠖一样的屈曲之形。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三臺妙迹,龙伸蠖屈之书;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比喻人不遇时,屈居下位或退隐。晋潘尼《赠侍御史王元贶》诗:“蠖屈固小往,龙翔迺大来。”宋范仲淹《依韵和安陆孙司谏见寄》:“相其直道了无悔,寧争蠖屈与鹏騫。”明归有光《祭方御史文》:“公孙蠖屈於南宫之试,予亦瓠落於东海之滨。”王闿运《上征赋》:“儼长大而受侮兮,宛蠖屈于泥涂。”蠖屈[huòqū]比喻人不得志时,屈身隐退。参见「蠖屈求伸」条。《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庾阐传》:「是以道隐则蠖屈,数感则凤睹。」
汉语大词典
(1).形容像尺蠖一样的屈曲之形。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三台妙迹,龙伸蠖屈之书;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2).比喻人不遇时,屈居下位或退隐。晋潘尼《赠侍御史王元贶》诗:“蠖屈固小往,龙翔乃大来。”宋范仲淹《依韵和安陆孙司谏见寄》:“相其直道了无悔,宁争蠖屈与鹏骞。”明归有光《祭方御史文》:“公孙蠖屈于南宫之试,予亦瓠落于东海之滨。”王闿运《上征赋》:“俨长大而受侮兮,宛蠖屈于泥涂。”
国语辞典
比喻人不得志时,屈身隐退。参见「蠖屈求伸」条。蠖屈[huòqū]⒈比喻人不得志时,屈身隐退。参见「蠖屈求伸」条。引《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庾阐传》:「是以道隐则蠖屈,数感则凤睹。」
辞典修订版
比喻人不得志时,屈身隐退。参见「蠖屈求伸」条。《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庾阐传》:「是以道隐则蠖屈,数感则凤睹。」
其他释义
1.形容像尺蠖一样的屈曲之形。2.比喻人不遇时﹐屈居下位或退隐。
蠖屈造句
1.龙蛰蠖屈,即便有那桀骜的野性,也唯有空留叹息。
2.青龙放开叶雯,纵步跨上,掌力一吐,龙雀刀惊虹般飞出,直射牛骨头陀,正是五绝刀法里第一重刀法中最后一式“龙伸蠖屈”。
3.肖雨婵心中猬缩蠖屈,却又无处宣泄,便语带讥讽地说道,“姐真不知道你和林雪的几年恋爱,是怎么谈的,整个一个生瓜蛋子。(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24814/蠖屈造句)
4.肖雨婵心中猬缩蠖屈,却又无处宣泄,便语带讥讽地说道,“姐真不知道你和林雪的几年恋爱,是怎么谈的,整个一个生瓜蛋子。【www。chazidian。com/zj-224814/造句网】
蠖屈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