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属读
shǔ dú

【拼音】:shǔ dú

【繁体】:屬讀

字义分解
属读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连读。属读[shǔdú]⒈连读。
基础解释
连读。
引证解释
⒈ 连读。《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唐张守节正义:“卫宏詔定古文《尚书》序云:‘徵之,老不能行,遣太常掌故鼂错往读之。年九十餘,不能正言,言不可晓,使其女传言教错。引:齐人语多与潁川异,错所不知者凡十二三,畧以其意属读而已也。’”清汪继培《<潜夫论>序》:“以意属读,得其端绪。”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第录其文之完具可读者,其断缺不可属读者不复入焉。”郭沫若《芍药及其他·飞雪崖》:“善男善女们的捐款题名把岩石剜去了一大半,遂使全文不能属读。”⒈连读。《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唐张守节正义:“卫宏詔定古文《尚书》序云:‘徵之,老不能行,遣太常掌故鼂错往读之。年九十餘,不能正言,言不可晓,使其女传言教错。引齐人语多与潁川异,错所不知者凡十二三,畧以其意属读而已也。’”清汪继培《<潜夫论>序》:“以意属读,得其端绪。”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第录其文之完具可读者,其断缺不可属读者不复入焉。”郭沫若《芍药及其他·飞雪崖》:“善男善女们的捐款题名把岩石剜去了一大半,遂使全文不能属读。”
综合释义
连读。《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唐张守节正义:“卫宏詔定古文《尚书》序云:‘徵之,老不能行,遣太常掌故鼂错往读之。年九十餘,不能正言,言不可晓,使其女传言教错。齐人语多与潁川异,错所不知者凡十二三,畧以其意属读而已也。’”清汪继培《<潜夫论>序》:“以意属读,得其端绪。”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第录其文之完具可读者,其断缺不可属读者不复入焉。”郭沫若《芍药及其他·飞雪崖》:“善男善女们的捐款题名把岩石剜去了一大半,遂使全文不能属读。”属读[shǔdú]连读。《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唐张守节正义:“卫宏诏定古文《尚书》序云:‘徵之,老不能行,遣太常掌故鼂错往读之。年九十馀,不能正言,言不可晓,使其女传言教错。齐人语多与颍川异,错所不知者凡十二三,畧以其意属读而已也。’”清汪继培《序》:“以意属读,得其端绪。”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第录其文之完具可读者,其断缺不可属读者不复入焉。”郭沫若《芍药及其他·飞雪崖》:“善男善女们的捐款题名把岩石剜去了一大半,遂使全文不能属读。”
网友释义
属读,拼音shǔdú,出处《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汉语大词典
连读。《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唐张守节正义:“卫宏诏定古文《尚书》序云:‘徵之,老不能行,遣太常掌故晁错往读之。年九十馀,不能正言,言不可晓,使其女传言教错。齐人语多与颍川异,错所不知者凡十二三,略以其意属读而已也。’”清汪继培《〈潜夫论〉序》:“以意属读,得其端绪。”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第录其文之完具可读者,其断缺不可属读者不复入焉。”郭沫若《芍药及其他·飞雪崖》:“善男善女们的捐款题名把岩石剜去了一大半,遂使全文不能属读。”
其他释义
1.连读。
属读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