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聪明睿智
cōng míng ruì zhì

【拼音】:cōng míng ruì zhì

【繁体】:聰明睿智

字义分解
聪明睿智的解释
词语解释
指聪颖明智。聪明睿智[cōngmíngruìzhì]⒈亦作“聪明睿知”。亦作“聪明睿知”。⒉聪颖明智。
基础解释
指聪颖明智,亦作'聪明睿知'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聪明叡知”。亦作“聪明睿知”。聪颖明智。引:《易·繫辞上》:“古之聪明叡知,神武而不杀者夫。”《礼记·中庸》:“唯天下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孔子家语·三恕》:“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宋朱熹《<大学章句>序》:“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於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十一章:“则全地聪明睿智之士,日尽其心思才力以思创新。”亦省作“聪睿”、“聪叡”。汉应劭《风俗通·十反·太尉掾汝南范滂》:“太尉掾汝南范滂孟博,天资聪叡,辩於持论。”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材理》:“虽明包众理,不以尚人;聪叡资给,不以先人。”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然而国重聪叡,俗贵高明。”《清史稿·宣宗纪一》:“皇次子智亲王仁孝聪睿,英武端醇。”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这个富有才华的聪睿的人,却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⒈亦作“聪明叡知”。亦作“聪明睿知”。聪颖明智。引《易·繫辞上》:“古之聪明叡知,神武而不杀者夫。”《礼记·中庸》:“唯天下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孔子家语·三恕》:“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宋朱熹《<大学章句>序》:“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於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十一章:“则全地聪明睿智之士,日尽其心思才力以思创新。”亦省作“聪睿”、“聪叡”。汉应劭《风俗通·十反·太尉掾汝南范滂》:“太尉掾汝南范滂孟博,天资聪叡,辩於持论。”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材理》:“虽明包众理,不以尚人;聪叡资给,不以先人。”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然而国重聪叡,俗贵高明。”《清史稿·宣宗纪一》:“皇次子智亲王仁孝聪睿,英武端醇。”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这个富有才华的聪睿的人,却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语解释聪明睿智
综合释义
指聪颖明智,亦作'聪明睿知'则全地~之士,日尽其心思才力以思创新。◎康有为《大同书》六辛部第十一章
网友释义
聪明睿智释义:睿:看得深远;睿智:英明有远见。形容具有很高的智慧。
出处
《孔子家语·三恕》:“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近反义词
聪明睿智造句
1.气质优雅神安闲,安排家务秩序佳。聪明睿智人夸赞,工作面前不掉链。端庄贤淑父母爱,子女面前做表率。三八妇女节到了,祝你节日快乐!你永远是我们心中的最爱!
2.心地善良、聪明睿智、唉…只可惜门不当户不对、贫富不相配。
3.这还不好说,我会修书一封,让文远自去钓鱼岛找你,此人聪明睿智,腹藏锦绣胸有机杼,有他助你,自然事半功倍……你倒好眼光!
4.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勇于震世,守之以“怯”;功被天下,守之以“让;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5.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6.你是如此聪明睿智,你是如此成熟稳重,你是如此令人愉悦,你是如此善良可爱,你是如此让人难忘。唉,我说谎不打草稿的毛病越来越重了!
7.张总聪明睿智,深谋远虑,确是我公司之福啊!
8.速柏寒,本是一名普通军人,从淞沪战场被紧急召回,转眼成了卧底的特工,聪明睿智
9.一个人,如果被周围的人称为有素质的人,那他一定是一个好学习的人。其实学习是人们生活、工作和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活动,知识的更新、思想的进步,使人变聪明、睿智、活力四射,常被人们成为“有素质”。
10.老二阿龙,聪明睿智,做事果断,道上有名的血性男儿,身刺烈焰龙,使用武器九节鞭。
聪明睿智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