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熊秉坤
xióng bǐng

【拼音】:xióng bǐng

【结构】:熊(上下结构)秉(独体结构)坤(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熊秉坤的解释
词语解释
(1885-1969)湖北江夏(今武汉)人。参加湖北新军,后加入共进会,任工程第八营总代表。武昌起义中率部打响起义第一枪。民国成立后,任第五旅旅长。先后参加讨袁战争、护法运动和北伐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熊秉坤[xióngbǐngkūn]⒈(1885-1969)湖北江夏(今武汉)人。参加湖北新军,后加入共进会,任工程第八营总代表。武昌起义中率部打响起义第一枪。民国成立后,任第五旅旅长。先后参加讨袁战争、护法运动和北伐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
网络解释
熊秉坤熊秉坤(1885—1969),字载乾,原名祥元,又名忠炳。湖北江夏人,早年经商。后投鄂军第八镇第八营当兵,加入“共进会”,任该营总代表,秘密发展会员200余人。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率工程兵首先发难,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卓著功勋,有“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熊秉坤”之誉。武昌起义后,任第五协统领,参加武汉保卫战。1913年“二次革命”时,在南京参加讨袁后,流亡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护法运动”中任广州大元帅府参军。后曾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解放后,历任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网友释义
熊乘坤(1885.9.30~1969.5.31),原名祥元,字戴乾,曾用名忠炳、炳坤。湖北江夏(湖北武昌)人。初投湖北新军,参加共进会。武昌起义时,率部占领楚望台军械局,并组织敢死队攻督署,出任民军都统。1913年,发起创办“改进团”,反对黎元洪与袁世凯勾结。事泄,亡至日本。后任国民党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武昌市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其他释义
熊秉坤(1885-1969):湖北江夏(今武汉)人。参加湖北新军,后加入共进会,任工程第八营总代表。武昌起义中率部打响起义第一枪。民国成立后,任第五旅旅长。先后参加讨袁战争、护法运动和北伐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
熊秉坤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