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才性
cái xìng

【拼音】:cái xìng

【注音】:ㄘㄞˊㄒ一ㄥˋ

【结构】:才(独体结构)性(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才性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才能禀赋。2.资质性情。才,通'材'。3.才能和性格。才性[cáixìng]⒈才能禀赋。⒉资质性情。才,通“材”。⒊才能和性格。
基础解释
人的才能和禀性。
引证解释
⒈才能禀赋。引《荀子·修身》:“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驥足哉?”《孔丛子·连丛子下》:“人之才性受天有分,若如君之论,则成王伯禽虽致泰平,皆当以不圣蒙弗克负荷之罪乎?”《元典章·礼部五·医学》:“若有民间良家子弟,才性可以教诲,愿就学者听。”康有为《大同书》丁部:“凡言平等者,必其物之才性、知识、形状、体格有可以平等者,乃可以平等行之。”⒉资质性情。才,通“材”。引《世说新语·赏誉》“诸人当来寻温元甫”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诸公赞》:“温几,字元甫,太原人,才性清婉。”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据相貌,凭才性,我从来心硬,一见了也留情。”⒊才能和性格。引《世说新语·文学》“钟会作《四本论》”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魏志》:“会尝论才性同异,传於世。”清侯康《补<三国><艺文志>》卷四:“《傅嘏传》称嘏常论才性同异,钟会集而论之。”
网络解释
才性才性,读作:caixing。始见与赵岐《孟子·告子》,该词组是指人的才能和禀性。
汉语大词典
(1).才能禀赋。《荀子·修身》:“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孔丛子·连丛子下》:“人之才性受天有分,若如君之论,则成王伯禽虽致泰平,皆当以不圣蒙弗克负荷之罪乎?”《元典章·礼部五·医学》:“若有民间良家子弟,才性可以教诲,愿就学者听。”康有为《大同书》丁部:“凡言平等者,必其物之才性、知识、形状、体格有可以平等者,乃可以平等行之。”(2).资质性情。才,通“材”。《世说新语·赏誉》“诸人当来寻温元甫”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诸公赞》:“温几,字元甫,太原人,才性清婉。”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据相貌,凭才性,我从来心硬,一见了也留情。”(3).才能和性格。《世说新语·文学》“钟会作《四本论》”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魏志》:“会尝论才性同异,传于世。”清侯康《补〈三国〉〈艺文志〉》卷四:“《傅嘏传》称嘏常论才性同异,钟会集而论之。”
才性造句
1.找野汉子,溪亭日暮了,才性尽晚回舟。 
2.学成事业不仅为兵,且可为店伴,可凿井,可开山,可耕田,有机会时可作各种事业,各因其才性而用之。
3.很多人都觉得薄唇刻薄,厚唇才性感,于是想办法去让嘴唇丰厚起来,但从没有想过,厚起来的嘴唇是不是会不自然,是不是会不适合自己。
4.性藉才以成用,才有不善,遂累其性,而不知者遂咎性之恶,此古今言性者,皆不知才性各有从来,而以才为性尔。
5.高祖乃显圣天神转世,有异才,性好学,文成武德,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携经天纬地之才,赋震古烁今之气!
6.一场乡试下来,他和吴兰生都知道了一个精神微妙而为天下人共谋掩藏了上千年的秘密,那就是:科考考的是运气、是命理,不是文章好坏、才性高低,更无关乎人品清浊、德操优劣。天禄在数,吃一顿儿少一顿儿,如此而已。张大春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才性造句
才性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