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援笔
yuán bǐ

【拼音】:yuán bǐ

【注音】:ㄩㄢˊㄅ一ˇ

【结构】:援(左右结构)笔(上下结构)

【简体】:援笔

【繁体】:援筆

字义分解
援笔的解释
词语解释
援笔yuánbǐ。(1)执笔。援笔[yuánbǐ]⒈执笔。例援笔立就。英takeupapen;
基础解释
执笔援笔立就
引证解释
⒈执笔。《韩诗外传》卷二:“叔敖治楚三年,而楚国霸。引楚史援笔而书之于策。”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之七:“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宋惠洪《法云同王敦素看东坡枯木》诗:“为君援笔赋新诗,诗成一笑尘寰小。”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六·击砚图》:“时沉石田在座,乃援笔于便面作《击砚图》。”张篁溪《<章太炎先生在狱佚闻录>序》:“辛亥九月归国,余与晤谈往事,援笔记之,用备他年修革命史时之参考。”
网络解释
援笔援笔是一个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执笔。《韩诗外传》卷二:“叔敖治楚三年,而楚国霸。楚史援笔而书之于策。”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之七:“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宋惠洪《法云同王敦素看东坡枯木》诗:“为君援笔赋新诗,诗成一笑尘寰小。”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六·击砚图》:“时沉石田在座,乃援笔于便面作《击砚图》。”张篁溪《<章太炎先生在狱佚闻录>序》:“辛亥九月归国,余与晤谈往事,援笔记之,用备他年修革命史时之参考。”援笔[yuánbǐ]执笔写字。《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网友释义
援笔:执笔的意思。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公(袁可立)竟援笔大言曰:‘“直者固难仕哉,诸君子恐以府怨也?可令牛偾豚上兮,不宜锢一贤太守,以市好上官,为功名地,不多其罪而纾之?’”
汉语大词典
执笔。《韩诗外传》卷二:“叔敖治楚三年,而楚国霸。楚史援笔而书之于策。”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之七:“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宋惠洪《法云同王敦素看东坡枯木》诗:“为君援笔赋新诗,诗成一笑尘寰小。”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六·击砚图》:“时沈石田在座,乃援笔于便面作《击砚图》。”张篁溪《〈章太炎先生在狱佚闻录〉序》:“辛亥九月归国,余与晤谈往事,援笔记之,用备他年修革命史时之参考。”
国语辞典
执笔写字。援笔[yuánbǐ]⒈执笔写字。引《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近执笔
辞典修订版
执笔写字。《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其他释义
1.执笔。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援笔造句
1.谢庄一向富于文采,他援笔立就千言,辞赋的内容哀艳可泣。
2.求赞于慈观,慈观援笔立就云“无上雄文贝叶鲜,几生三藏往西天,行行字字为珍宝,句句言言是福田。
3.有诸内而行诸外,乃援笔著作,述拳真实深刻,鞭辟入里;写人风骨凛然,如在眼前。
4.对我而言,瞥见一个小镇竟至获患了这类高度的文化自觉,不失是为中汉文化再起的局部晴雨表,理应支持,故援笔为序。
5.由于父母都是作家,耳需目染之下,他也极具文才,能援笔成章,文不加点。
6.由于父母都是作家,耳濡目染之下,他也极具文才,能援笔成章,文不加点。
7.丁谓、王曾奉旨入值殿庐,相对跪坐于两丈开外的榻侧几前,各自援笔濡墨,文不加点的唰唰记录着。
8.由此,许多宦官能够粗通文墨,有的甚至能够通古晓今,拟旨援笔立就。
9.宿醉未醒的李白,欣然接受了任务,援笔立成三首《清平调》,赞美杨贵妃的美丽,说“云想衣裳花想容”。
10.对我而言,看到一个小镇竟至获致了这种高度的文化自觉,不失为中华文化复兴的局部晴雨表,理应支持,故援笔为序。
援笔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