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信笔
xìn bǐ

【拼音】:xìn bǐ

【注音】:ㄒ一ㄣˋㄅ一ˇ

【结构】:信(左右结构)笔(上下结构)

【简体】:信笔

【繁体】:信筆

字义分解
信笔的解释
词语解释
信笔xìnbǐ。(1)随手书写。信笔[xìnbǐ]⒈随手书写。例信笔写来,直抒胸臆。英writefreely;
基础解释
随手书写信笔写来,直抒胸臆
引证解释
⒈谓随手书写,不甚经意。引宋苏轼《答陈季常书》:“自山中归来,灯下裁答,信笔而书,纸尽乃已。”清赵翼《瓯北诗话·黄山谷诗》:“东坡随物赋形,信笔挥洒,不拘一格,故虽澜翻不穷,而不见有矜心作意之处。”夏丏尊叶圣陶《文心》三一:“这又与漫无节制,信笔乱挥不同。”
网络解释
信笔信笔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xìnbǐ,释义为随手书写,不甚经意。
综合释义
谓随手书写,不甚经意。宋苏轼《答陈季常书》:“自山中归来,灯下裁答,信笔而书,纸尽乃已。”清赵翼《瓯北诗话·黄山谷诗》:“东坡随物赋形,信笔挥洒,不拘一格,故虽澜翻不穷,而不见有矜心作意之处。”夏丏尊叶圣陶《文心》三一:“这又与漫无节制,信笔乱挥不同。”信笔[xìnbǐ]不加思索的随意挥笔。宋.苏轼〈答陈季常书〉:「自山中归来,灯下裁答,信笔而书,纸尽乃已。」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一一.黄山谷诗》:「东坡随物赋形,信笔挥洒,不拘一格,故虽澜翻不穷,而不见有矜心作意之处。」
网友释义
信笔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随手书写,不经意。
汉语大词典
谓随手书写,不甚经意。宋苏轼《答陈季常书》:“自山中归来,灯下裁答,信笔而书,纸尽乃已。”清赵翼《瓯北诗话·黄山谷诗》:“东坡随物赋形,信笔挥洒,不拘一格,故虽澜翻不穷,而不见有矜心作意之处。”夏丏尊叶圣陶《文心》三一:“这又与漫无节制,信笔乱挥不同。”
国语辞典
不加思索的随意挥笔。信笔[xìnbǐ]⒈不加思索的随意挥笔。引宋·苏轼〈答陈季常书〉:「自山中归来,灯下裁答,信笔而书,纸尽乃已。」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一一·黄山谷诗》:「东坡随物赋形,信笔挥洒,不拘一格,故虽澜翻不穷,而不见有矜心作意之处。」
辞典修订版
不加思索的随意挥笔。宋.苏轼〈答陈季常书〉:「自山中归来,灯下裁答,信笔而书,纸尽乃已。」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一一.黄山谷诗》:「东坡随物赋形,信笔挥洒,不拘一格,故虽澜翻不穷,而不见有矜心作意之处。」
其他释义
1.谓随手书写,不甚经意。
信笔造句
1.不谙篆籀真草,未学颜柳欧苏,自幼习隶,摹临汉碑,未得神髓,公余之暇,信笔涂鸦,聊以自娱,或赠亲友。
2.故信笔直书,不稍沉思假借,唯慈悲亮察,林夫人前致意请安,不另肃矣。
3.盥洗间里湿气重,满墙洇着水迹,斑斑驳驳的,像是信笔涂鸦画上去的抽象图画。
4.因为这个男孩子竟然在天台的墙壁上用粉笔信笔涂鸦写个不停“天生妙物腿间居,雅称玉户俗称逼。
5.想不到信笔涂鸦的绳头小楷经太阳这么一点缀竟是那么精雅别致,差点不相信那封面上静静的一片枫红的叶子就是我。
6.生活中的桩桩件件,本森信笔拈来,率真中不失哲学的光彩,松散文字间自然流淌唯美诗意,读来,就如同老友近在身边秉烛夜谈,舒心惬意。
7.比如,当时梁启超就常跟学生做无所不至的竟夕之谈,并且每每站在书案前信笔挥毫,为他们写下砥砺学风的话语。
8.看似信笔挥洒,意忘工拙,可又姿态百出,天真浪漫,气象雍容,自出新意。
9.尹民信笔一挥,立尽两纸,洋洋数千言,书至激烈处,解衣磅礴,以手捶胸,一若不忍复写似的。
10.那个特此说明,杨泽最后那句并不是莎士比亚说的,原文是不可考的信笔涂鸦。
信笔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