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法出一门
fǎ chū yī mén

【拼音】:fǎ chū yī mén

【注音】:ㄈㄚˇㄔㄨ一ㄇㄣˊ

【词性】:成语。

【繁体】:法出一門

字义分解
法出一门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法律统一,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通。法出一门[fǎchūyīmén]⒈谓法律统一,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通。
引证解释
⒈谓法律统一,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通。引《艺文类聚》卷五四引晋杜预《奏事》:“法出一门,然后人知恒禁,吏无淫巧,政明於上,民安於下。”亦作“法无二门”。《金史·高德基传》:“有犯罪当死者,宰相欲从末减。德基曰:‘法无二门,失出犹失入也。’不从。”⒈谓法律统一,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通。引《艺文类聚》卷五四引晋杜预《奏事》:“法出一门,然后人知恒禁,吏无淫巧,政明於上,民安於下。”亦作“法无二门”。《金史·高德基传》:“有犯罪当死者,宰相欲从末减。德基曰:‘法无二门,失出犹失入也。’不从。”成语解释法出一门
汉语大词典
谓法律统一,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通。《艺文类聚》卷五四引晋杜预《奏事》:“法出一门,然后人知恒禁,吏无淫巧,政明于上,民安于下。”亦作“法无二门”。《金史·高德基传》:“有犯罪当死者,宰相欲从末减。德基曰:‘法无二门,失出犹失入也。’不从。”
其他释义
指法律统一,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通。
出处
《艺文类聚》卷五四引晋杜预《奏事》:“法出一门,然后人知恒禁,吏无淫巧,政明于上,民安于下。”
近反义词
法出一门造句
1.当初的草稿就想‘法出一门’,之后经过协商变成了‘两高’都作司法解释。
法出一门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