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十三行遗址
shí sān háng yí zhǐ

【拼音】:shí sān háng yí zhǐ

【简体】:十三行遗址

【繁体】:十三行遺址

字义分解
十三行遗址的解释
网友释义
十三行遗址是台湾北部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该遗址位于台北县八里乡淡水河海口交界处的南岸,挖掘出陶器、铁器、墓葬等各类丰富的史前遗物。该遗址的主人生存于距今约1800至500年前,在文化上属于台湾史前时期的铁器时代,是台湾唯一确定拥有炼铁技术的史前居民,很有可能是台湾平埔族凯达格兰人的祖先。该遗址被台湾地区内政部门订为“国家”二级古迹,在该遗址上设有十三行博物馆,是台湾地区第一座县立考古博物馆。
辞典修订版
位于新北市淡水河口南岸,观音山前缘之河口平原上的古迹遗址。原为台湾原住民平埔族祖先凯达噶兰族,在一千五百至二千年前的活动空间。因该处旧有清代十三洋行设立的行口,故称为「十三行遗址」。1957年,始由台湾大学林朝棨教授发现。历经考古学家的挖掘与研究,证明当时已将铁器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其中,「炼铁作坊」的出土,为现存台湾史前先民冶铁技术的唯一证据。
十三行遗址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