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一介之士
yī jiè zhī shì

【拼音】:yī jiè zhī shì

【注音】:一ㄐ一ㄝˋㄓㄕˋ

【词性】:成语。

字义分解
一介之士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一个微末的士人。忠心正直的人。一介之士[yījièzhīshì]⒈一个微末的士人。忠心正直的人。
引证解释
⒈一个微末的士人。引晋葛洪《抱朴子·逸民》:“刳凡兽之胎,则麒麟不峙其郊;害一介之士,则英雄不践其境。”《晋书·夏侯湛传》:“乡曲之徒,一介之士,曾讽《急就》、习甲子者,皆奋笔扬文,议制论道。”清戴名世《赠王序纶之任婺源序》:“今也一介之士乘传捧符而来,无其道而居其位,晏然肆於民上而行其恣睢之意。”王闿运《长沙攸县庆都龙君行状》:“自湖南军兴,一介之士,长官倒屣。”⒉忠心正直的人。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彼越王者一节之人。引范蠡一介之士。”⒈一个微末的士人。引晋葛洪《抱朴子·逸民》:“刳凡兽之胎,则麒麟不峙其郊;害一介之士,则英雄不践其境。”《晋书·夏侯湛传》:“乡曲之徒,一介之士,曾讽《急就》、习甲子者,皆奋笔扬文,议制论道。”清戴名世《赠王序纶之任婺源序》:“今也一介之士乘传捧符而来,无其道而居其位,晏然肆於民上而行其恣睢之意。”王闿运《长沙攸县庆都龙君行状》:“自湖南军兴,一介之士,长官倒屣。”⒉忠心正直的人。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彼越王者一节之人。引范蠡一介之士。”成语解释一介之士
综合释义
一个微末的士人。指忠心正直的人。自湖南军兴,~,长官倒屣。◎清·王闿运《长沙攸县庆都龙君行状》一介之士[yījièzhīshì]
网友释义
一介之士,成语,作宾语,指忠心正直的人。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彼越王者一节之人,范蠡一介之士。”
其他释义
一个微末的士人。指忠心正直的人。
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彼越王者一节之人,范蠡一介之士。”
一介之士造句
1.江南将帅,才能不及中人,每当出兵,必身居数百里外,谓之持重;或督召军旅,易置将校,仅以一介之士持虚文谕之,谓之调发;制敌决胜,委之偏裨。
2.“修身以俟命,慎动以永命,一介之士,莫不有造焉。
3.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4.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249525/一介之士造句]
5.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一介之士造句)
6.“修身以俟命,慎动以永命,一介之士,莫不有造焉。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7.自湖南军兴,一介之士,长官倒屣。◎清·王闿运《长沙攸县庆都龙君行状》
一介之士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