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著名的诗评家沈德潜认为"诗中互文",即词句可翻译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这种解释很有见地,但仅仅停留于词语的表层意思。
2.沈德潜“代笔”乾隆诗惹鞭尸之祸。
3.明朝文学家沈德符因其父是一位史官,深受影响,自幼喜闻朝野故事,同当时士大夫及故家遗老、中官勋戚多有交往,近搜博览,博洽多闻,尤明于时事和朝章典故。
4.夷陵州人刘一儒,是沈德符祖父的同年进士,刘一儒的儿子叫刘戡之,“少年美丰姿,有隽才”,娶了张居正的独生女儿。
5.与王士祯神韵理论受禅道影响不同,沈德潜论诗主张尊崇孔子兴观群怨之说,追求温柔敦厚的儒雅诗风,其格调说受到明代提倡复古的李梦阳等前后七子影响。
6.乾隆皇帝初次路过虹饮山房,据说最初因为大雨阻了前去太湖的龙船,他想起在木渎告老还乡的大学士沈德潜,于是顺道去瞧他。
7.以沈德潜的古诗鉴赏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对其古诗鉴赏所采用的评点、分时和分体、总评和分说等鉴赏方式进行探析。
8.杭世骏曾在博学鸿辞考试中名列一等,京中官宦争相延纳,但此次被贬出京,只有老友沈德潜一人前来相送。
9.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翰林建言知名》。
10.在乾隆以前,一直是拥护唐诗的,特别是乾隆时代的诗坛盟主沈德潜,号称一时宗匠,然而诗道也从他起渐渐衰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