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哭秦庭
kū qín tíng

【拼音】:kū qín tíng

【注音】:ㄎㄨㄑ一ㄣˊㄊ一ㄥˊ

【结构】:哭(上下结构)秦(上下结构)庭(半包围结构)

字义分解
哭秦庭的解释
词语解释
春秋楚国伍员,因家族被楚王诛灭而奔吴,谓其友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包胥曰:'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后伍率吴兵破楚,申包胥乞师于秦。秦王不许。申'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絶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为所感,遂救楚。事见《左传.定公四年》。后世以'哭秦庭'为请兵抒国难之典。哭秦庭[kūqíntíng]⒈春秋楚国伍员,因家族被楚王诛灭而奔吴,谓其友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包胥曰:“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后伍率吴兵破楚,申包胥乞师于秦。秦王不许。申“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絶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为所感,遂救楚。事见《左传·定公四年》。后世以“哭秦庭”为请兵抒国难之典。
引证解释
⒈亦省作“哭庭”。引春秋楚国伍员,因家族被楚王诛灭而奔吴,谓其友申包胥曰:“我必復楚国!”包胥曰:“子能復之,我必能兴之。”事见《左传·定公四年》。后世以“哭秦庭”为请兵抒国难之典。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诗:“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唐杜甫《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诗:“独惭投汉阁,俱议哭秦庭。”梁斌《播火记》十二:“要是一下子闹起红军来,咱到哪里哭秦庭去?”明张煌言《上鲁国主启》:“﹝臣﹞虽乖哭庭之义,尚图扫境之功。”
网络解释
哭秦庭(哭秦庭)哭秦庭,典故名,典出《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四《定公·传四年》。春秋楚国伍员,因家族被楚王诛灭而奔吴,谓其友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包胥曰:“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后伍率吴兵破楚,申包胥乞师于秦。秦王不许。申“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为所感,遂救楚。后世以“哭秦庭”为请兵抒国难之典。
网友释义
哭秦庭,拼音是kūqíntíng,汉语词语,意思是典故名。
汉语大词典
春秋楚国伍员,因家族被楚王诛灭而奔吴,谓其友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包胥曰:“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后伍率吴兵破楚,申包胥乞师于秦。秦王不许。申“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为所感,遂救楚。事见《左传·定公四年》。后世以“哭秦庭”为请兵抒国难之典。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诗:“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唐杜甫《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诗:“独惭投汉阁,俱议哭秦庭。”梁斌《播火记》十二:“要是一下子闹起红军来,咱到哪里哭秦庭去?”亦省作“哭庭”。明张煌言《上鲁国主启》:“﹝臣﹞虽乖哭庭之义,尚图扫境之功。”
其他释义
1.春秋楚国伍员,因家族被楚王诛灭而奔吴,谓其友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包胥曰:'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后伍率吴兵破楚,申包胥乞师于秦。秦王不许。申'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絶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为所感,遂救楚。事见《左传.定公四年》。后世以'哭秦庭'为请兵抒国难之典。
哭秦庭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