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切直
qiē zhí

【拼音】:qiē zhí

【注音】:ㄑ一ㄝㄓˊ

【结构】:切(左右结构)直(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切直的解释
词语解释
切磋相正。恳切率直。切直[qiēzhí]⒈切磋相正。恳切率直。
引证解释
⒈切磋相正。引《尔雅·释训》:“丁丁嚶嚶,相切直也。”郭璞注:“朋友切磋相正。”汉徐干《中论·贵验》:“言朋友之义,务在切直以升於善道者也。”南朝梁任昉《策秀才文》之三:“日伏青蒲,罕能切直。”⒉恳切率直。引《史记·田叔列传》:“切直廉平,赵王贤之。”唐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臣闻明主不恶切直之言以纳忠。”明刘基《<犁眉公集>序》:“其志忠,故其辞感激而切直。”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崔駰在东汉和帝时为大将军窦宪的主簿,由于切直,为宪所疏远,使出为乐浪郡的长岑县令。”
网络解释
切直切直,汉语词汇。
释义
恳切率直
综合释义
切磋相正。《尔雅·释训》:“丁丁嚶嚶,相切直也。”郭璞注:“朋友切磋相正。”汉徐干《中论·贵验》:“言朋友之义,务在切直以升於善道者也。”南朝梁任昉《策秀才文》之三:“日伏青蒲,罕能切直。”恳切率直。《史记·田叔列传》:“切直廉平,赵王贤之。”唐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臣闻明主不恶切直之言以纳忠。”明刘基《<犁眉公集>序》:“其志忠,故其辞感激而切直。”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崔駰在东汉和帝时为大将军窦宪的主簿,由于切直,为宪所疏远,使出为乐浪郡的长岑县令。”切直[qiēzhí]
汉语大词典
切磋相正。《尔雅·释训》:“丁丁嘤嘤,相切直也。”郭璞注:“朋友切磋相正。”汉徐干《中论·贵验》:“言朋友之义,务在切直以升于善道者也。”南朝梁任昉《策秀才文》之三:“日伏青蒲,罕能切直。”恳切率直。《史记·田叔列传》:“切直廉平,赵王贤之。”唐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臣闻明主不恶切直之言以纳忠。”明刘基《〈犁眉公集〉序》:“其志忠,故其辞感激而切直。”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崔骃在东汉和帝时为大将军窦宪的主簿,由于切直,为宪所疏远,使出为乐浪郡的长岑县令。”
其他释义
1.切磋相正。
切直造句
1.明王瓒为其墓志碑撰文,称其“慷慨敢言,言必切直,人谓绰有父风”。
2.神是一种思想,使一切直者变曲,使一切立者旋转的思想。尼采 
3.穹天的木棍应声而断,冷飞云嘴角露出了一丝嘲讽的冷笑,扇势不减改削为切直直的冲着穹天的脖子切去!“嗖!”。
4.元兵南下,扣阍上疏,辞切直,忤当路,不报。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不怕劳苦地贡献自己的一切直至死。
6.上疏言事,被责以言辞“切直”,罢官后怡然归籍,专意著述。
7.青帮正待落桥冲锋,这山呼海啸般的淫叫让青帮上下失魂落魄,马都立了起来,忒像男人的晨起,即挺切直
8.根据洪水流量,计算出堤坝高度和宽度,在水底和两个迎水面修筑混凝土堤坝,加上对河道“逢弯切直”等“手术”,将河道紧紧地“夹”起来。
9.交友,以诚相待,多说切直话,君子坦荡荡,无虚伪粉饰,这是本真。
10.朋友之义,务在切直以升于善道者也。徐干 
切直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