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叛人
pàn rén

【拼音】:pàn rén

【注音】:ㄆㄢˋㄖㄣˊ

【结构】:叛(左右结构)人(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叛人的解释
词语解释
犹叛徒,背叛者。叛人[pànrén]⒈犹叛徒,背叛者。
引证解释
⒈犹叛徒,背叛者。引《左传·襄公元年》:“己亥,围宋彭城。非宋地,追书也。於是为宋讨鱼石,故称宋,且不登叛人也。”《北齐书·文襄帝纪》:“况闻负杖行歌,便以狼顾反噬,不蹈忠臣之路,便陷叛人之地。”明张敬修《张文忠公行实》:“朝议纷纷,皆以为不宜纳叛人。”
网络解释
叛人叛人,读音为pànrénㄆㄢˋㄖㄣˊ,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叛徒,背叛者。
综合释义
犹叛徒,背叛者。《左传·襄公元年》:“己亥,围宋彭城。非宋地,追书也。於是为宋讨鱼石,故称宋,且不登叛人也。”《北齐书·文襄帝纪》:“况闻负杖行歌,便以狼顾反噬,不蹈忠臣之路,便陷叛人之地。”明张敬修《张文忠公行实》:“朝议纷纷,皆以为不宜纳叛人。”
汉语大词典
犹叛徒,背叛者。《左传·襄公元年》:“己亥,围宋彭城。非宋地,追书也。于是为宋讨鱼石,故称宋,且不登叛人也。”《北齐书·文襄帝纪》:“况闻负杖行歌,便以狼顾反噬,不蹈忠臣之路,便陷叛人之地。”明张敬修《张文忠公行实》:“朝议纷纷,皆以为不宜纳叛人。”
其他释义
1.犹叛徒,背叛者。
叛人造句
1.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列宁以他明察秋毫的洞察力,毅然决定,抢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之前发动起义,出其不意地夺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粉碎了机会主义者们的阴谋,彻底撕下了他们的”革命领导者”的面纱,暴露了他们背叛人民、背叛革命的真面目。
2.忘记宗旨,背叛人民,欺压盘剥百姓,无异于自掘坟墓。
3.那些贪官辜负了人民给予的厚望,走上了背叛人民的道路,终将受到社会的惩罚。
4.可见,检察体系亦是龙蛇杂处;有人知所操持,有人却背叛人民。
5.如果庄白已经背叛人族,一旦动用人望书心,必然会受人望之力的反噬,遭千疮百孔之苦,足足有七七四十九天的生不如死,这比处以极性都犹有过之。
6.况闻负杖行歌,便已狼顾犬噬,于名无所成,于义无所取,不蹈忠臣之迹,自陷叛人之地。
7.北约表示,这个人是今年在巴尔赫省被抓获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资深反叛人士中的一个。
8.如此背叛国家、背叛人民,实属罪大恶极,国法难容。
9.『做人的九大底线』可以忍受贫穷,不能背叛人格;可以追求财富,不能挥霍无度;可以发表歧见,不能拨弄是非;可以不做善人,不能为非作歹;可以不做君子,不能去做小人;可以容忍邋遢,不能容忍颓废;可以没有学位,不能没有品位;可以风流倜傥,不能纵欲无度;可以不说感谢,不能不懂感恩。
10.其实两个人在光阴下并肩行走,到最后难免一前一后,起先或许会等待,后来于花开的陌上,又会与另一个人相逢。不由自主的远离,并不算一种背叛,人生本就萍聚萍散,我们应当相信,所有的相爱和相弃都是漫不经心。白落梅 
叛人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