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人言
rén yán

【拼音】:rén yán

【注音】:ㄖㄣˊ一ㄢˊ

【结构】:人(独体结构)言(独体结构)

【简体】:人言

【繁体】:人言

字义分解
人言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人言rényán。(1)人们的评论,别人的议论。
基础解释
[people/'swords]人们的评论,别人的议论。
引证解释
⒈别人的评议。引《左传·昭公四年》:“礼义不愆,何恤於人言。”宋苏轼《次韵滕大夫》之三:“早知百和俱灰烬,未信人言弱胜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晦翁认是大姓力量大,致得人言如此。”⒉人的言语。引唐储光羲《昭圣观》诗:“石池辨春色,林兽知人言。”⒊砒霜的别名。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砒石》:“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信州,故人呼为信石;而又隐信字为人言。”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辟臭虫方,用木瓜打碎,烧烟薰之,若加人言少许,其子粒粒皆爆碎。”
网络解释
人言(词语解释)人言意为别人的言论,还有一种解释是中药名。
综合释义
别人的评议。《左传·昭公四年》:“礼义不愆,何恤於人言。”宋苏轼《次韵滕大夫》之三:“早知百和俱灰烬,未信人言弱胜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晦翁认是大姓力量大,致得人言如此。”人的言语。唐储光羲《昭圣观》诗:“石池辨春色,林兽知人言。”砒霜的别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砒石》:“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信州,故人呼为信石;而又隐信字为人言。”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辟臭虫方,用木瓜打碎,烧烟薰之,若加人言少许,其子粒粒皆爆碎。”人言[rényán]人说话,表示意见。《大宋宣和遗事.元集》:「朕此器久已就,只怕人言,故未曾将用。」
汉语大词典
(1).别人的评议。《左传·昭公四年》:“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宋苏轼《次韵滕大夫》之三:“早知百和俱灰烬,未信人言弱胜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晦翁认是大姓力量大,致得人言如此。”(2).人的言语。唐储光羲《昭圣观》诗:“石池辨春色,林兽知人言。”(3).砒霜的别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砒石》:“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信州,故人呼为信石;而又隐信字为人言。”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辟臭虫方,用木瓜打碎,烧烟薰之,若加人言少许,其子粒粒皆爆碎。”
国语辞典
人说话,表示意见。
辞典修订版
人说话,表示意见。《大宋宣和遗事.元集》:「朕此器久已就,只怕人言,故未曾将用。」时人的评论。《左传.昭公四年》:「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砒石。因砒石出于信州,人言盖暗射信字。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零.金石部.砒石》:「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信州,故人呼为信石,而又隐信字为人言。」
其他解释
1.世人评论之言。《左传·昭公四年》:「《诗》曰:『礼乐不愆,何恤于人言。』。」;《史记·淮阴侯列传》:「果若人言。」;《后汉书·班超传》:「内省不疚,何恤人言。」
其他释义
1.别人的评议。2.人的言语。3.砒霜的别名。
人言造句
1.系舟上岸打尖住店,风语人言或路过我耳边,城阙荒草枯荣几劫,万家悲喜自有岁月消解。
2.县太爷觉的告状人言语荒谬藐视公堂,强行按捺住心中怒火,待他陈述完毕,从桌上抽出一根竹牌投扔堂前神经错乱、扰乱公堂。
3.早熟的玫瑰,人前吐艳,人后,却有难与人言的苦辛。既然无从倾诉,便昂首前行,摆出一幅决然的神色。她习惯睁着双眼,和黑夜倔强无言相对,只是想知道内心和夜,哪个黑。
4.做人应自强自立,不因他人言行而动摇初衷;做人应自主自尊,不因遇到困难而灰心丧气。面对挫折要有自信,面对失败要有傲骨!
5.人生不如意之事七八九,能与人言一二三都无,才算坎坷。烽火戏诸侯。
6.人生不如意之事七八九,苦事;终归还能与人言一二三,幸事。烽火戏诸侯。
7.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8.他们之间虽然是清白的,但是人言可畏,两人只好断绝交往。
9.但是,这样的定位,在实际的管理上困难重重。例如,我们怎么确保人人言之有物?这应该由谁判断?
10.六者当为教化治国,古人言饱食思淫欲,说明百姓需要分几个方面,但解决了温饱了,当然要需求其他的需求,比如教育、医治诸多更高的要求。
人言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