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降服
xiáng fú

【拼音】:xiáng fú

【注音】:ㄒ一ㄤˊㄈㄨˊ

【词性】:动词。

【结构】:降(左右结构)服(左右结构)

【简体】:降服

【繁体】:降服

字义分解
降服的解释
词语解释
1.谓脱去上服以示谢罪。2.犹降物。谓穿素服。3.旧制。丧服降低一等为'降服'。如子为父母应服三年之丧﹐其已出继者﹐则为本生父母降三年之服为一年之服。降服[xiángfú]⒈谓脱去上服以示谢罪。⒉犹降物。谓穿素服。⒊旧制。丧服降低一等为“降服”。如子为父母应服三年之丧,其已出继者,则为本生父母降三年之服为一年之服。
基础解释
(动)投降屈服;归降顺服。
引证解释
⒈降服(xiángfú)投降顺服,使投降顺服。引《汉书·宣帝纪》:“夏五月,羌虏降服。”《东周列国志》第四回:“我等为他戍守,以拒晋兵,他又降服晋国,显得我等无功了。”巴金《长生塔》:“因为皇帝的威武已经使邻国降服了。”⒉制服,使驯服。引萧三《祖国十年颂》:“他们很不习惯,他们实在惊慌:中国人竟会当家,团结得如铁如钢,戳穿了纸制老虎,降服了狐狸妖精。”浩然《艳阳天》第八五章:“马之悦根本没往心里装这个,因为他有降服这个胖女人的办法;天一亮,这里的一切风波果然都云消雾散了。”降服(jiàngfú)1.谓脱去上服以示谢罪。《左传·昭公十三年》:“既復,王问犫櫟,降服而对,曰:‘臣过失命,未之致也。’”杜预注:“降服,如今解冠也。谢违命。”杨伯峻注:“此降服亦请罪之表示,当同去上服之义,非汉晋之免冠也。”⒊犹降物。谓穿素服。参见“降物”。引《左传·文公四年》:“楚人灭江,秦伯为之降服,出次,不举,过数。”杜预注:“素服也。”《左传·成公五年》:“山有朽壤而崩,可若何?国主山川。故山崩川竭,君为之不举,降服,乘縵,彻乐,出次,祝币,史辞以礼焉。”杜预注:“降服,损盛服。”杨伯峻注:“即不着平常华丽衣服。”⒋旧制。丧服降低一等为“降服”。如子为父母应服三年之丧,其已出继者,则为本生父母降三年之服为一年之服。
网络解释
降服(汉语词语)降服是一个词,基本意思是投降屈服。
综合释义
降服(xiángfú)1.投降顺服,使投降顺服。《汉书·宣帝纪》:“夏五月,羌虏降服。”《东周列国志》第四回:“我等为他戍守,以拒晋兵,他又降服晋国,显得我等无功了。”巴金《长生塔》:“因为皇帝的威武已经使邻国降服了。”制服,使驯服。萧三《祖国十年颂》:“他们很不习惯,他们实在惊慌:中国人竟会当家,团结得如铁如钢,戳穿了纸制老虎,降服了狐狸妖精。”浩然《艳阳天》第八五章:“马之悦根本没往心里装这个,因为他有降服这个胖女人的办法;天一亮,这里的一切风波果然都云消雾散了。”降服(jiàngfú)1.谓脱去上服以示谢罪。《左传·昭公十三年》:“既復,王问犫櫟,降服而对,曰:‘臣过失命,未之致也。’”杜预注:“降服,如今解冠也。谢违命。”杨伯峻注:“此降服亦请罪之表示,当同去上服之义,非汉晋之免冠也。”犹降物。谓穿素服。《左传·文公四年》:“楚人灭江,秦伯为之降服,出次,不举,过数。”杜预注:“素服也。”《左传·成公五年》:“山有朽壤而崩,可若何?国主山川。故山崩川竭,君为之不举,降服,乘縵,彻乐,出次,祝币,史辞以礼焉。”杜预注:“降服,损盛服。”杨伯峻注:“即不着平常华丽衣服。”参见“降物”。旧制。丧服降低一等为“降服”。如子为父母应服三年之丧,其已出继者,则为本生父母降三年之服为一年之服。
汉语大词典
(1).谓脱去上服以示谢罪。《左传·昭公十三年》:“既复,王问犨栎,降服而对,曰:‘臣过失命,未之致也。’”杜预注:“降服,如今解冠也。谢违命。”杨伯峻注:“此降服亦请罪之表示,当同去上服之义,非汉晋之免冠也。”(2).犹降物。谓穿素服。《左传·文公四年》:“楚人灭江,秦伯为之降服,出次,不举,过数。”杜预注:“素服也。”《左传·成公五年》:“山有朽壤而崩,可若何?国主山川。故山崩川竭,君为之不举,降服,乘缦,彻乐,出次,祝币,史辞以礼焉。”杜预注:“降服,损盛服。”杨伯峻注:“即不着平常华丽衣服。”参见“降物”。(3).旧制。丧服降低一等为“降服”。如子为父母应服三年之丧,其已出继者,则为本生父母降三年之服为一年之服。(1).投降顺服,使投降顺服。《汉书·宣帝纪》:“夏五月,羌虏降服。”《东周列国志》第四回:“我等为他戍守,以拒晋兵,他又降服晋国,显得我等无功了。”巴金《长生塔》:“因为皇帝的威武已经使邻国降服了。”(2).制服,使驯服。萧三《祖国十年颂》:“他们很不习惯,他们实在惊慌:中国人竟会当家,团结得如铁如钢,戳穿了纸制老虎,降服了狐狸妖精。”浩然《艳阳天》第八五章:“马之悦根本没往心里装这个,因为他有降服这个胖女人的办法;天一亮,这里的一切风波果然都云消雾散了。”
国语辞典
释服谢罪。降服[jiàngfú]⒈释服谢罪。引《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子惧,降服而囚。」晋·杜预·注:「去上服自拘囚以谢之。」⒉衣著朴素。引《左传·文公四年》:「楚人灭江,秦伯为之降服,出次,不举,过数。」晋·杜预·注:「降服,素服也。」《国语·晋语五》:「故川涸山崩,君为之降服,出次,乘缦,不举。」⒊旧时指丧服降低一等为「降服」。如子女为父母服三年之丧,若已过继给他人,则对于亲生父母只服一年之丧。降服[xiángfú]⒈投降、屈服。引《汉书·卷八·宣帝纪》:「夏五月,羌虏降服。斩其首恶大豪杨玉、酋非首。」《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朕奋兵讨击,应时崩解,十余万众束手降服。」近投降投诚屈服征服反反抗英语toyield,tosurrender德语Submission;(xiangfu!)​sichergeben,kapitulieren(S)​法语serendre,capituler
辞典修订版
投降、屈服。《汉书.卷八.宣帝纪》:「夏五月,羌虏降服。斩其首恶大豪杨玉、酋非首。」《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朕奋兵讨击,应时崩解,十余万众束手降服。」[一]ㄐㄧㄤˋ ㄈㄨˊ jiàng fú
辞典简编版
投降、屈服。 【造句】汉武帝在位时,国威远播,四方蛮夷无不诚心降服。
近反义词
降服造句
1.有勇气并不暗示惶恐不具有,而是敢面临惶恐、降服惶恐。
2.要降服糊口的焦炙和懊丧,得先学会做自己的家丁。
3.小白龙胸怀傥荡,就依小白龙所言,只要能降服这条该死的魔龙,就算我灰飞烟灭那也只能说是天意不可违!
4.数分钟后,两辆消防车赶到了现场,水龙很快将大火降服,可此时的面包车已只剩下了一副光乎乎的铁架。
5.神选择马利亚成为耶稣的母亲,不是因为她有才干、有钱或漂亮,而是她甘心完全降服于神。
6.为了改变家族被灭门的惨剧,为了降服孱弱的人生,不爱武的文状元可以成为威震天下的将才,全都因为不屈的意志。
7.贼人全部愿意降服,包括那老二尹礼都对吕布俯首称臣,张辽、臧霸被吕布救了一命更是愿跟着吕布效犬马之劳。
8.甘地说,我曾亲睹那幼小的魂灵成功的降服罪恶的传承只因纯洁心灵,与生俱来不成磨灭。
9.大暑至,我顶烈日、迎热浪,一路疾驰,挥汗如雨,送你一剂灵药,可释放清凉、降服高温、外添凉意、内除烦闷,愿你一夏无忧!
10.所以不久之后,我们就有可能通过注射对付变体蛋白这些恶棍的疫苗,来降服早老性痴呆玻。
降服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