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前言
qián yán

【拼音】:qián yán

【注音】:ㄑ一ㄢˊ一ㄢˊ

【词性】:名词。

【结构】:前(上下结构)言(独体结构)

【简体】:前言

【繁体】:前言

字义分解
前言的解释
词语解释
前言qiányán。(1)以前说过的话。(2)作者对作品的引言,通常用以说明下面要说的和写的主题和范围。前言[qiányán]⒈以前说过的话。例前言不搭后语。背弃前言。英utteredwords;⒉作者对作品的引言,通常用以说明下面要说的和写的主题和范围。英introduction;preface;foreword;
基础解释
(名)①写在书前或文章前面类似序言或导言的短文;引言。②前面说过的话:~不搭后语。
引证解释
⒈前人的言论。引《国语·晋语四》:“夫必追择前言,求善以终。”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今若復谓之诬罔,则前言往记,皆为弃物,无用之地。”宋俞文豹《吹剑四录》:“始余作此编,盖即前言往事,辨证发明,以庽劝戒之意。”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三〇二:“多识前言畜其德,莫抛心力贸才名。”⒉以前说过的话。引《论语·阳货》:“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唐刘禹锡《乐天示过敦诗旧宅有感一篇吟之泫然追想昔事因成继和以寄苦怀》:“忽忆前言更惆悵,丁寧相约速悬车。”所云平史超《东进东进》第七场:“陈将军,听说省韩终于撕下伪装,背弃前言,出动大军向黄桥进攻了?”⒊文体名。刊印在图书正文前面,用以说明写作目的、经过和资料来源等或对图书内容加以评介。引曹靖华《采得百花酿蜜后》:“总之,这些前言、后记,可以说是交给读者的一把开门入室的钥匙吧。”
网络解释
前言前言,也称“前记”、“序”、“叙”、“绪”、“引”、“弁言”。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的文字。书籍中的前言,刊于正文前,主要说明基本内容、编著(译)意图、成书过程、学术价值及著译者的介绍等。由著译、编选者自撰或他人撰写。文章中的前言,多用以说明文章主旨或撰文目的。也可以理解成所写的东西的精华版。
综合释义
前人的言论。《国语·晋语四》:“夫必追择前言,求善以终。”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今若復谓之诬罔,则前言往记,皆为弃物,无用之地。”宋俞文豹《吹剑四录》:“始余作此编,盖即前言往事,辨证发明,以庽劝戒之意。”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三○二:“多识前言畜其德,莫抛心力贸才名。”以前说过的话。《论语·阳货》:“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唐刘禹锡《乐天示过敦诗旧宅有感一篇吟之泫然追想昔事因成继和以寄苦怀》:“忽忆前言更惆悵,丁寧相约速悬车。”所云平史超《东进东进》第七场:“陈将军,听说省韩终于撕下伪装,背弃前言,出动大军向黄桥进攻了?”文体名。刊印在图书正文前面,用以说明写作目的、经过和资料来源等或对图书内容加以评介。曹靖华《采得百花酿蜜后》:“总之,这些前言、后记,可以说是交给读者的一把开门入室的钥匙吧。”
汉语大词典
(1).前人的言论。《国语·晋语四》:“夫必追择前言,求善以终。”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今若复谓之诬罔,则前言往记,皆为弃物,无用之地。”宋俞文豹《吹剑四录》:“始余作此编,盖即前言往事,辨证发明,以寓劝戒之意。”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三○二:“多识前言畜其德,莫抛心力贸才名。”(2).以前说过的话。《论语·阳货》:“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唐刘禹锡《乐天示过敦诗旧宅有感一篇吟之泫然追想昔事因成继和以寄苦怀》:“忽忆前言更惆怅,丁宁相约速悬车。”所云平史超《东进东进》第七场:“陈将军,听说省韩终于撕下伪装,背弃前言,出动大军向黄桥进攻了?”(3).文体名。刊印在图书正文前面,用以说明写作目的、经过和资料来源等或对图书内容加以评介。曹靖华《采得百花酿蜜后》:“总之,这些前言、后记,可以说是交给读者的一把开门入室的钥匙吧。”
国语辞典
先哲的言论。前言[qiányán]⒈先哲的言论。引《易经·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国语·晋语四》:「夫必追择前言,求善以终。」⒉以前所说的话。引《论语·阳货》:「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红楼梦·第二回》:「雨村听了笑道:『可知我前言不谬。』」⒊称文章前面所提示的话。近弁言序论引子反正文英语preface,forward,introduction德语Einleitung,Vorwort,Präambel法语avant-propos,préface
辞典修订版
先哲的言论。《易经.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国语.晋语四》:「夫必追择前言,求善以终。」以前所说的话。《论语.阳货》:「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红楼梦.第二回》:「雨村听了笑道:『可知我前言不谬。』」称文章前面所提示的话。 
辞典简编版
在文章整体之前用以做为提示的话。 【造句】这篇小说的前言已经概略交代了整个故事大纲。
其他解释
1.在前所言者。《论语·阳货》:「前言戏之耳。」
其他释义
也称“前记”、“序”、“叙”、“绪”、“引”、“弁言”。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的文字。书籍中的前言,刊于正文前,主要说明基本内容、编著(译)意图、成书过程、学术价值及著译者的介绍等。由著译、编选者自撰或他人撰写。文章中的前言,多用以说明文章主旨或撰文目的。
近反义词
前言造句
1.前言:目的:提高弥漫型肝癌的诊断率。
2.前言:目的:探讨吖啶橙荧光染色检测法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3.前言:目的:通过对磨牙拔除病例与前磨牙拔除病例的牙根吸收情况的对比,探讨关闭磨牙间隙是否加重牙根吸收。
4.一个人像个神经病一样半夜座在公园的秋千上用手机写下这些前言不搭后语的文字是不是有够白痴,头好疼,真的喝多了,我要回去了!走在这心碎的夜。
5.前言:本论文在对克林根贝格螺旋锥齿轮切齿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这种齿制的锥齿轮在加工过程中的“刀盘干涉”和“二次切削”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合理选择刀盘半径大小的依据。
6.前言:目的:探讨无机陶瓷膜精制工艺对半夏泻心汤成分的影响,并建立半夏泻心颗粒的定性鉴别方法。
7.前言:目的:探讨黄酮外用酊剂治疗外阴白斑的药效学。
8.前言:从包装的减量化、废弃物回收利用,以及开发新的可降解塑料等方面出发,探讨了塑料包装绿色化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9.前言:介绍了以葛花和青果为主要原料,研制开发花果醒酒保健饮料的加工工艺。
10.前言:石油库电气系统防爆安全涉及防火、防爆、防触电三大方面。本文就油库电气设备的选型、布线、配电、安装、使用、维护等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论述。
前言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