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沥陈
lì chén

【拼音】:lì chén

【注音】:ㄌ一ˋㄔㄣˊ

【结构】:沥(左右结构)陈(左右结构)

【繁体】:瀝陳

字义分解
沥陈的解释
词语解释
1.竭诚陈述。沥陈[lìchén]⒈竭诚陈述。
基础解释
竭诚陈述。
引证解释
⒈竭诚陈述。引清林则徐《辞两淮盐政呈》:“为恭谢天恩,并沥陈服制未满,及患病未痊实情,仰求转奏,恳请另行简放事。”孙中山《致黄兴书》:“前由英士沥陈近况,迟迟未得还云,甚悵,甚悵!”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为北京女师大学生拟呈教育部文二》:“曾于五月十二日具呈大部,将其阴险横暴实情沥陈梗概,请予撤换在案。”
网络解释
沥陈沥陈,读音是lìchén,汉语词语,意思是竭诚陈述。
综合释义
竭诚陈述。清林则徐《辞两淮盐政呈》:“为恭谢天恩,并沥陈服制未满,及患病未痊实情,仰求转奏,恳请另行简放事。”孙中山《致黄兴书》:“前由英士沥陈近况,迟迟未得还云,甚悵,甚悵!”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为北京女师大学生拟呈教育部文二》:“曾于五月十二日具呈大部,将其阴险横暴实情沥陈梗概,请予撤换在案。”
网友释义
1.竭诚陈述。清·林则徐《辞两淮盐政呈》:“为恭谢天恩,并沥陈服制未满,及患病未痊实情,仰求转奏,恳请另行简放事。”孙中山《致黄兴书》:“前由英士沥陈近况,迟迟未得还云,甚怅,甚怅!”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为北京女师大学生拟呈教育部文二》:“曾于五月十二日具呈大部,将其阴险横暴实情沥陈梗概,请予撤换在案。”
汉语大词典
竭诚陈述。清林则徐《辞两淮盐政呈》:“为恭谢天恩,并沥陈服制未满,及患病未痊实情,仰求转奏,恳请另行简放事。”孙中山《致黄兴书》:“前由英士沥陈近况,迟迟未得还云,甚怅,甚怅!”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为北京女师大学生拟呈教育部文二》:“曾于五月十二日具呈大部,将其阴险横暴实情沥陈梗概,请予撤换在案。”
沥陈造句
1.呈沥陈历办交涉情形,以待公评,并请免去币制局总裁由。
2.“自同治十三年海防议起,鸿章沥陈煤铁矿必须开挖,电线铁路必应仿设,各海口必应添洋学格致书馆以造就人才。
3.为此沥陈下情,仰求我皇上俯念微臣老还,难膺重任,准予告退,则国事幸甚,微臣幸甚,臣不胜感激悚惶之至。
4.为沥陈钟鼓二楼妨碍交通,应行提前拆除之情形是否可行,请鉴核示遵。
5.而在不远处,陈家子弟的方向,陈沥,陈奥,陈婷甚至陈菲,陈林等陈家子弟皆是围聚在一起,反倒是宇枫两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6.日本公使特遵照本国政府训令,沥陈前述各节,重求贵国政府加以深切之思虑,以实行曩日之声明,而尽条约上之责务。
7.厅长复因京师青岛问题,报纸早已喧传,诚恐同警稀疏,难于兼顾,遂将困难情形沥陈交涉员署在案。
8.当张之洞得悉清廷有割台海于日之说,于2月28日致电朝廷,沥陈利害,极力反对割台。
9.当张之洞得悉清廷有割台海于日之说,于2月28日致电朝廷,沥陈利害,极力反对割台。(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64176/造句网)
10.为此沥陈下情,仰求我皇上俯念微臣老还,难膺重任,准予告退,则国事幸甚,微臣幸甚,臣不胜感激悚惶之至。【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沥陈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