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同利
tóng lì

【拼音】:tóng lì

【注音】:ㄊㄨㄥˊㄌ一ˋ

【结构】:同(半包围结构)利(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同利的解释
词语解释
共享利益;有共同利益。同利[tónglì]⒈共享利益;有共同利益。
引证解释
⒈共享利益;有共同利益。引《礼记·哀公问》:“车不雕几,器不刻鏤,食不贰味,以与民同利。”郑玄注:“与之同利者,上下俱足也。”《史记·高祖本纪》:“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宋欧阳修《朋党论》:“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综合释义
共享利益;有共同利益。《礼记·哀公问》:“车不雕几,器不刻鏤,食不贰味,以与民同利。”郑玄注:“与之同利者,上下俱足也。”《史记·高祖本纪》:“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宋欧阳修《朋党论》:“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网友释义
tónglìㄊㄨㄙˊㄌㄧˋ同利共享利益;有共同利益。《礼记·哀公问》:“车不雕几,器不刻镂,食不贰味,以与民同利。”郑玄注:“与之同利者,上下俱足也。”《史记·高祖本纪》:“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宋欧阳修《朋党论》:“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汉语大词典
共享利益;有共同利益。《礼记·哀公问》:“车不雕几,器不刻镂,食不贰味,以与民同利。”郑玄注:“与之同利者,上下俱足也。”《史记·高祖本纪》:“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宋欧阳修《朋党论》:“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其他释义
1.共享利益;有共同利益。
同利造句
1.“社区”是一个群体,它由彼此联系、具有共同利益或纽带,具有共同地域的一群人所组成。
2.交朋必择胜己者,讲贯探讨,益也。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君子与君子以同利为友。与朋侪交,只取其长,不计其短。 
3.顾客允诺偿付发卡银行由此而延期的所有信贷,连同利息、服务费以及可能由此而发生的信用调查费。
4.利益表达机制的功能,在于为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社会群体提供充分反映自己利益要求的常规性途径,让各种不同意见和对立性情绪尽情地发泄出来,避免它们不断累积而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
5.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6.能够认识到共同利益也是自己的利益,并借助于别人认识到的利益来控制自己履行权利,使人意识到,权利应该得到履行;这也就意味着,应该有权利存在,而权力应该通过相互承认得到控制。
7.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既不一概排斥个人利益,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也不盲目牺牲集体利益,忽视不同利益群体的特殊性,搞一平二调。
8.去岁初夏,涩泽男爵来京,谈论营业方针,磋议数条,归宗于中日两国共同利益,尤为洞见底蕴。
9.除了父母,没有什么人是不求回报的。恋人对你好是以爱情和谐为前提的,朋友对你好是以共同利益和消除寂寞为前提的。
10.除了父母,没有什么人是不求回报的。恋人对你好是以爱情和谐为前提的,朋友对你好是以共同利益和消除寂寞为前提的。另外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同利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