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貊道
mò dào

【拼音】:mò dào

【结构】:貊(左右结构)道(半包围结构)

字义分解
貊道的解释
词语解释
旧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制度的贬称。
引证解释
旧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制度的贬称。《后汉书·仲长统传》“二十税一,名之曰貊”唐李贤注:“《孟子》载白圭曰:‘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孟子曰:‘子之道貊道也。’赵岐注云:‘貊,夷貊之人在荒者也。貊在北方,其气寒,不生五穀,无中国之礼,故可二十取一而足也。’此言欲轻税也。”明归有光《与王子敬小简》之六:“惟土俗俭陋,近来务为裁损,几于貊道。”清范濂《云间据目抄》卷四:“元入中国,定天下田税:上田每亩三升,中田二升五合,下田两升,水田五升。以此貊道治天下,赋虽轻,不足法也。”
网络解释
貊道貊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òdào,是指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制度的贬称。
网友释义
mòdàoㄇㄛˋㄉㄠˋ貊道旧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制度的贬称。《后汉书·仲长统传》“二十税一,名之曰貊”唐李贤注:“《孟子》载白圭曰:‘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孟子曰:‘子之道貊道也。’赵岐注云:‘貊,夷貊之人在荒者也。貊在北方,其气寒,不生五谷,无中国之礼,故可二十取一而足也。’此言欲轻税也。”明归有光《与王子敬小简》之六:“惟土俗俭陋,近来务为裁损,几于貊道。”清范濂《云间据目抄》卷四:“元入中国,定天下田税:上田每亩三升,中田二升五合,下田两升,水田五升。以此貊道治天下,赋虽轻,不足法也。
汉语大词典
旧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制度的贬称。《后汉书·仲长统传》“二十税一,名之曰貊”唐李贤注:“《孟子》载白圭曰:‘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孟子曰:‘子之道貊道也。’赵岐注云:‘貊,夷貊之人在荒者也。貊在北方,其气寒,不生五谷,无中国之礼,故可二十取一而足也。’此言欲轻税也。”明归有光《与王子敬小简》之六:“惟土俗俭陋,近来务为裁损,几于貊道。”清范濂《云间据目抄》卷四:“元入中国,定天下田税:上田每亩三升,中田二升五合,下田两升,水田五升。以此貊道治天下,赋虽轻,不足法也。”
貊道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