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顶带
dǐng dài

【拼音】:dǐng dài

【注音】:ㄉ一ㄥˇㄉㄞˋ

【结构】:顶(左右结构)带(上下结构)

【繁体】:頂帶

字义分解
顶带的解释
词语解释
清代用以区别官员等级的冠饰。顶带[dǐngdài]⒈清代用以区别官员等级的冠饰。也称“顶戴”。通常皇帝可赏给无官的人某品顶带,亦可对次一等的官赏加较高级的顶带。前代有功或殉职,子孙可荫袭。到后期可以花钱捐购。
引证解释
⒈清代用以区别官员等级的冠饰。也称“顶戴”。通常皇帝可赏给无官的人某品顶带,亦可对次一等的官赏加较高级的顶带。前代有功或殉职,子孙可荫袭。到后期可以花钱捐购。参见“顶子”、“顶戴”。引清梅曾亮《总兵刘公清家传》:“至是遂授云南布政使,旋以二品顶带留山东盐运使任。”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二:“汶上老人白英,前代之有功黄河者也,立祠戴村,子孙荫袭顶带。”《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这个翰林祇能算做顶带荣身,不能按资升转。”
网络解释
顶带顶带拼音:解释:1.清代用以区别官员等级的冠饰。也称'顶戴'。通常皇帝可赏给无官的人某品顶带,亦可对次一等的官赏加较高级的顶带。前代有功或殉职,子孙可荫袭。到后期可以花钱捐购。
综合释义
清代用以区别官员等级的冠饰。也称“顶戴”。通常皇帝可赏给无官的人某品顶带,亦可对次一等的官赏加较高级的顶带。前代有功或殉职,子孙可荫袭。到后期可以花钱捐购。清梅曾亮《总兵刘公清家传》:“至是遂授云南布政使,旋以二品顶带留山东盐运使任。”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二:“汶上老人白英,前代之有功黄河者也,立祠戴村,子孙荫袭顶带。”《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这个翰林祇能算做顶带荣身,不能按资升转。”参见“顶子”、“顶戴”。顶带[dǐngdài]清代用以区别官员等级的冠饰。也称/顶戴/。通常皇帝可赏给无官的人某品顶带,亦可对次一等的官赏加较高级的顶带。前代有功或殉职,子孙可荫袭。到后期可以花钱捐购。
汉语大词典
清代用以区别官员等级的冠饰。也称“顶戴”。通常皇帝可赏给无官的人某品顶带,亦可对次一等的官赏加较高级的顶带。前代有功或殉职,子孙可荫袭。到后期可以花钱捐购。清梅曾亮《总兵刘公清家传》:“至是遂授云南布政使,旋以二品顶带留山东盐运使任。”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二:“汶上老人白英,前代之有功黄河者也,立祠戴村,子孙荫袭顶带。”《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这个翰林祇能算做顶带荣身,不能按资升转。”参见“顶子”、“顶戴”。
其他释义
1.清代用以区别官员等级的冠饰。也称'顶戴'。通常皇帝可赏给无官的人某品顶带,亦可对次一等的官赏加较高级的顶带。前代有功或殉职,子孙可荫袭。到后期可以花钱捐购。
顶带造句
1.其中,华世奎位列榜首,一方面是华的书法造诣出类拔萃,另一方面华世奎曾任八旗官学教习,是清朝赏加二品顶带的大臣,可谓官高爵显。
2.嗯?姚良、于碧云寺泉水淤塞,并未设法疏浚,便冒昧陈奏,实属糊涂,即著革去顶带,仍留管清漪园等处事务,余著内务府严查议奏。
3.帽顶带一只小绒球的羊毛帽子。
4.她的头顶带着一定黑色的斗笠,垂下的黑纱将她的脸全数盖住。
5.斯拉格霍恩戴着一顶带有缨穗的天鹅绒帽子,与他的吸烟衫很匹配。
6.礼拜殿三间,进深六间,勾连搭四卷,大式作法,窑殿为四角攒尖顶带绿琉璃宝瓶。
7.至于三角之势的‘波特魂殇’,一把蝴蝶刀游刃有余,不时在门众头顶带起一个红伤数字来,操作水平十分犀利。
8.我爬上全世界的屋顶带着全部的清醒和一只酒瓶。张艾嘉
9.国奥新帅和蔼可亲,头上那顶带领加纳队打入世界杯16强的帽子也依稀有几成新色,年薪30万美元想来也还过得去。
10.于碧云寺泉水淤塞,并未设法疏浚,便冒昧陈奏,实属糊涂,即著革去顶带,仍留管清漪园等处事务,余著内务府严查议奏。
顶带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